孟尝君田文是齐国有名的公子,与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和平原君赵胜合称为“战国四公子”。他平生酷爱结交朋友,府邸中经常住着3000多宾客,三教九流高低贵贱的人都有。
孟尝君常常出国访问,有一次到了楚国,楚怀王送给他一张象牙床。孟尝君派登徒直护送象牙床回国。
登徒直担心不能胜任,于是找到孟尝君的一个门客,也是自己的好朋友公孙戍,请他想想办法,事成之后会送给他一把家传的宝剑。
公孙戍跑到孟尝君那里,对他说:“你之所以受人尊敬,是因为你名声特别好,不谋私利。可是你一到楚国,就要了一张象牙床,别人会怎么想你呢?”孟尝君听了深以为然,便拒绝了楚王的好意。于是公孙树戍高兴的离开了。
孟尝君觉得奇怪,连忙说:“你好像有什么喜事呀?”公孙戍说:“我是受登徒直的委托来劝你的,事成之后能得到一把好剑,能不得意吗?”孟尝君听了,当即发布一项命令说:只要是为了帮助自己改正过失,即使是受了别人的好处来提意见,也是欢迎的。
秦昭王听说了孟尝君的名声,便派出泾阳君做人质,和齐国交换孟尝君。他是想给世人一个爱惜人才的名声,哪里是真的想用孟尝君呢?不久,秦昭王就找到一个莫须有的罪名,把他关进了监狱。
这时候,孟尝君手下的门客们就开始显出自己的本事了。首先,一位宾客去求见秦昭王的夫人如姬。如姬很钦佩孟尝君的人格,就答应了,只是有一个要求——要孟尝君的那件白狐皮袍作为凭证。
这件狐裘可是无价之宝,早已作为礼物送给了昭王,就在秦国的宫廷之内。怎么取出来呢?幸运的是,随行的门客中什么样的人都有,其中就有那么一位擅长偷盗东西的人。他半夜潜入宫中,遇到巡逻的人就学狗“汪汪”的叫一气,使出浑身解数偷出了狐裘。这样,孟尝君才被放了出来。
孟尝君又让门客做了假的通行证,连夜逃出城。昭王发现后派出军队追赶,前后只相距了几十里路。半夜才过,孟尝君一行来到了函谷关口。过了这个关口,也就离开了秦国。
可是按照规定,这个关口必须等鸡叫之后才能开门。这时候,又有一位门客显示了本领。他喔喔喔的做出鸡啼的声音。接着许多的公鸡就跟着响应。守门士兵以为天亮了,就打开了关门,这样孟尝君也就得救回到了齐国。
从此以后,孟尝君更加谦虚谨慎,即使是对他的鸡鸣狗盗之徒也不敢怠慢。
王安石有写过一篇文章叫《读孟尝君传》。“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世上人都说,孟尝君有很多的门客。“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孟尝君不过是鸡鸣狗盗者的头领。正因为他的门客都是一些三教九流的闲杂人等,所以真正的有志之士才不会归于他的门下。“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王安石所言极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