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解码》专栏,生姜乌梅独家出品。
甲骨文“鸟”在甲骨文世界,我们可以看到一群唧唧喳喳的鸟儿,它们张开嘴鸣叫,羽毛在风中抖动。
这些甲骨文笔画或简或繁,形象各异,有的只有寥寥四五笔,强调飞禽的喙和羽毛;有的则以简笔画的形式清晰呈现喙、羽、爪的完整形象;还有的甲骨文不厌其烦地细细描摩羽冠、趾爪和全身每一根羽毛,这让它更象是一幅精细的石版画,而非一个文字。
显而易见,鸟是一个象形字。
东汉的许慎在《说文》中这样定义:“鸟,长尾禽总名也。”
先民造字,以“鸟”和“隹”(zhuī)来区别飞禽,长尾从“鸟”,如鹏、鹬,短尾从“隹”,如雀、雁。
瑞典人、汉文学家高本汉曾编著中国周代语言词典,其中至少有一百个字与鸟类有关,有不同品种的野鸡,也有表示苍鹭、天鹅和鹳鸟的字,甚至还有表示鹈鹕和鸬鹚的字。
古今鸟名差异巨大,如《诗经》里最著名的“关关睢鸠,在河之洲”,鸠指的就是鱼鹰。这些千姿百态的“鸟”们,在现代汉语中往往出镜率超低,大多沉寂于故纸堆中。
在后来的文字发展进程中,“鸟”字逐渐淡化了喙的形象,爪形也不断简化,但其“象形”的特点没有改变。
周代青铜器铭文中的“鸟”直到汉以后,隶书变形较大,误将篆文“鸟”的尾羽与爪合写成“四点底”,成为“鳥”,至此,鸟的羽、爪形象尽失。
俗体楷书依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的“四点底”简化成一横,为现代简化字所本。
鸟是多音字,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当它读作niǎo时,是指作为脊椎动物的鸟类;当它读作diǎo时,同屌,是下流的粗话。旧小说里,常用“鸟人”“鸟男女”来作骂人的话。比如《水浒传》第二二回:“那汉气将起来,把宋江劈胸揪住,大喝道:‘你是甚么鸟人,敢来消遣我!’”《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大夫大吼一声道:‘这是个什么鸟人?躲在这底下。’”
其实,大家不知道的是,这个不登大雅之堂的“粗俗”之音,还真就是“鸟”的古音。
《说文》中记载鸟的读音为“都了切”。《康熙字典》记载:“鸟,《唐韵》都了切,《集韵》《韵会》丁了切。”
所谓“都了切”“丁了切”,是指用“都”或“丁”的声母,用“了”的韵母及声调,合读一音。
由此可见,自古以来,鸟的官方读音就是diǎo。
那么,“鸟”的读音niǎo是何时出现的呢?
《康熙字典》指出:“《正韵》尼了切,音袅,义同。”
《正韵》又称《洪武正韵》,是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年)编成的一部官方韵书,是从根本上消除元蒙对中国汉语影响的一次“拨乱反正”,是朱元璋兴复华夏的重要手段。
历经唐、宋、元三朝,中国北方汉语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在南宋时期,传统读书音(官话,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出现了十分明显的变俗倾向,这一方面是因为俗文学的蓬勃发展,口语音加速传播;另一方面也是向所谓“吴音”的方言音靠拢的结果。
崖山之后,这一变化更为突出,元代所编《蒙古字韵》仅存15韵,距离唐宋时期的206音韵体系相差甚远。因此,元代及明初的读书音同唐宋音韵已经有很大差别,为了解决读书音与官韵脱节的矛盾,需要制定新的官韵以为标准,《正韵》应运而生,“草之作七十六韵,庶从简易也。”
《正韵》在读书音和白话音中间进行了折中,也因此,清人对《正韵》往往不屑,以为谬误。而就在这次音韵的嬗变中,鸟的读音由“都了切”变成“尼了切”,官方读音明确为niǎo。而diǎo的读音成为古音,或专用于骂人。
至今,客家人称呼天上的鸟,还是用古音,即diǎo的读音。
此时,我们重温《诗经》“伐木丁丁,鸟鸣嘤嘤”“黄鸟黄鸟,无集于谷”,不免有啼笑皆非之感。
如果喜欢,请点个赞。
转载使用请获取授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