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随笔专题投稿有趣散文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7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7

作者: 随止心语所自欲律 | 来源:发表于2019-08-08 06:22 被阅读6次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慎终追远”是什么意义?“终”就是结果,“远”就是很远的远因,用现在观念的一句话来讲就解决了,“一个人要想有好的结果,不如有好的开始。”欲慎其终者,先追其远,每件事的结果,都是由那远因来的。大家认识了这个道理,则“民德归厚矣”。社会道德的风气,自然都归于厚道严谨。这是“学问”的道理。


  温、良、恭、俭、让,现在先简单地解释这五个字的五种观念。 “温”是绝对温和的,用现代的语汇来讲就是平和的。“良”是善良的、道德的。“恭”是恭敬的,也就是严肃的。“俭”是不浪费的。“让”是一切都是谦让友好的、理性的、把自己放在最后的。上面这五个字,也可以说是五个条件,描写了孔子的风度、性格及他的修养。 这五个字包含了许多,也就是中国儒家教人作为一个人,要在这五个字上做重大的研究,多下功夫。


  《礼记》中有一篇《经解》,对于五经(《诗》、《书》、《易》、《礼》、《乐》、《春秋》)作总评。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所谓诗的教育,就是养成人的温柔敦厚。讲到温、良、恭、俭、让这个“温”字,就得注意孔子所说诗教的精神。

  疏通知远,书教也。”《书经》又叫《尚书》,是中国第一部历史,也不止讲历史,而是中国历史文献的第一部资料。中国人过去读历史的目的,是为了懂得人生,懂得政治,懂得过去而知道领导未来,所以它要我们“疏通知远”。人读了历史,要我们通达,透彻了解世故人情,要知道远大。懂得历史——疏通知远——这是《书经》的教育精神。

  “广博易良,《乐》教也。”乐包括了音乐、艺术、文艺、运动,等等。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这些都包括在“乐”里,也就是所谓育乐的要旨,以养成“广博”伟大的胸襟,“易良”就是由坏变好,平易而善良。

   “絜静精微,《易》教也。”《易经》的思想,是老祖宗们遗留下来的文化结晶。我们先民在文字尚未发明时,用八卦画图开始记事以表达意思。什么叫絜静呢?就是哲学的、宗教的圣洁;“精微”则属科学的。《易经》的思想是科学到哲学,融合了哲学、科学、宗教三种精神。所以说“絜静精微,易教也”。

  “恭俭庄敬,《礼》教也”,是人格的修养,人品的熏陶。

  “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春秋》也是孔子作的,也是历史。什么是“属辞比事”呢?看懂了《春秋》这个历史,可提供我们外交、政治,乃至其他人生方面作为参考。

  以上五经,在《经解》中,只用几个字,就将每一部书的精华思想予以表征。

相关文章

  •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7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慎终追远”是什么意义?“终”就是结果,“远”就是很远的远因,用现在观念的一句话来...

  •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34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34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知者乐,水。”知...

  •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37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37 《论语·述而》第七,等于是《学而》这一篇的注解,并且连带发挥前面六篇的内涵,引伸了...

  • 学习南怀瑾《论语别裁》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可以让老百姓按照我们指引的道路走,没必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 五四运动的时候,他们打倒孔家...

  • 学习南怀瑾《论语别裁》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孔子很少谈到利益,却赞成天命和仁德 孔子平常很少讲“利”。所谓“利”,现代的观念每每就只对...

  • 学习南怀瑾《论语别裁》

    求学的目的为什么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这是当时孔子的感叹。一般人跟他求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本身学问,...

  • 学习南怀瑾《论语别裁》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这是曾子提出他同学颜回的美德...

  •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44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44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如果以现在的观念来说,就是孔子告诉学生...

  •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39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39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根据原文“志于道”,可以解释为形而上道,就...

  •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43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43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说,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zmi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