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分班前的四班有五十多人,分班后的七班有七十多人。无论哪个班,同学们个性各异,爱好有别,各有所长。
分班后的七班,张建兵同学文质彬彬,王学群同学博览群书,刘树稳同学幽默健谈,吴斌同学的行书漂亮,张育峰同学酷爱篮球,黄杰元同学喜谈历史,黄珍德同学记忆力强,胡志军同学好胜心强,王念灿同学憨厚和善,桂吕忠同学忠厚朴实,胡新源同学真诚重情,章文同学热爱散文,蔡学雄同学擅长短跑,邢凯峰同学西装革履,梅伟霞同学读书刻苦……
分班前的四班,梅加胜同学,生活简朴,学习勤奋;周安新同学,思维敏捷,善于思考;周增强同学,性情沉静,偏于内秀;张春勇同学,沉默寡言;桂定文同学,朴实无华;李恒同学,谦虚和善;洪章勇同学,数学出色;聂永红同学,性情温和;李世华同学钟情庞氏书法;桂胜雄同学,嗓门大,爱说笑,能吃能喝,体格健壮;余祖国同学,擅长棋类,成熟老练,英语成绩提升快……
特别一提的是,分班之前,洪正国同学,痴迷武侠小说,看书速度快,在被窝里打手电筒,一个晚上可以看完好几本武侠小说。尽管正国同学白天眼睛泛红,但这丝毫不耽误他包括数理化在内的各科成绩优秀。也许爱看武侠小说的人大多天赋异禀。
那些年,在七班就读的城关同学较多。男生有桂吕忠、胡新源、许良勇、吴云峰、郭浩敏、陈量、刘林、刘桦、潘颂、邢鹏等;女生有李春芳、王娟、黄娟、冯丽、黄筱玲、石敏霞、徐丽、柯小燕、张汉梅、王敏琴、陈小燕、白雪飞、李芹、杨娟等。这些城关同学都是走读生,吃住一般都不在学校。
那些年,在班上就读的教师子女不少。除余老师的女儿黎琴之外,还有喻民主老师的儿子喻建军和女儿喻建玲,蒋可华老师的儿子章子寅,张易华老师的女儿石瓴,张小文老师的女儿黎芙蓉,洪青萍老师的女儿洪霞,向双黄老师的女儿向学红等。教师子女能享受到学校的一些政策优待,如减免学费等。
印象中,马昆同学来自北京,浓眉大眼,性情敦厚。一些官宦子弟和富家子弟,尽管条件优越,但也并不飞扬跋扈,大家相处总体上还比较融洽。
许多同学,自毕业以后星散各地,一直未曾谋面。一中百年校庆时,从外地前来参加百年庆典的九二届校友有三十多人,是所有届别中人数最多的一届。其中,分班前后的两个班里在外地工作的同学回来了几个,包括李恒、张建兵,刘树稳、洪正国、张育峰、章文等人。张建兵同学还是福建校友会的唯一代表。
在此,姑且写写那些年的县一中同学印象大略,也算是一种致青春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