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生探究之前,教师必须经历过探究、思考哪些思路走不通,哪些思路能走通但是麻烦,哪些思路是捷径胸有成竹。
有些教师就曾因为随口说出“那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吧”,而盲目地与学生一起探究,结果因为事先没有准备,对问题的难度估计不足,无法启发和指导学生,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
组织学生探究时,教师要控制时间,掌握各环节的节奏。开始可以慢些,保证每位学生都明确探究的问题,之后,再进入真正的探究,否则,匆匆忙忙,不是有同学没有审清题意走错方向,就是有同学在别人起步的时候就掉队了。
磨刀不误砍柴工,明确任务阶段宁慢勿快。当学生集体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的探究经验常常很有借鉴作用,教师可以用直观的教具、图像或精辟的语言等做有针对性的启发;当学生探究误入歧途的时候,教师可以点一下为什么行不通,然后把学生引向正确的思路;当学生探究的思路可以但繁琐的时候,教师应及时肯定,指出更优的方法,鼓励学生另辟蹊径。
有时学生的探究成果非常丰富,尤其是做一题多解的探究奇思妙想不断涌现,这时往往最难控制教学的时间。不过,“保底不封顶”的原则应该遵守,教学的基本任务要完成,学生的创造成果要尽量多地在课内交流,课上没有充分展示的可以通过类似“学习园地”的渠道公布。
探究完毕,教师要组织学生反思回顾探究的过程,总结成功的思路和不成功的地方。
除了完成教师安排的探究任务之外,学生自发地发现可探究的问题对学生的发展也很重要,教师平时多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提出不同的意见,这样教师的备课和应变能力要高。
![](https://img.haomeiwen.com/i24550698/392622013040b1d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