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轼到张栻,从张栻到实事求是(下)

作者: 给丘吉尔做饭 | 来源:发表于2023-11-26 00:50 被阅读0次

    在长沙市岳麓区橘洲路橘子洲大桥南,有个景点叫“朱张渡”,以前是相当繁忙的渡口,当然现在客运都不走水路了,长沙人要渡江,有好几座湘江大桥。

    几年前偶然看到重修了“朱张渡”,还恢复了湘江两岸的两座牌坊,东岸的上书是“文津”,西岸的是“道岸”。

    从旅游者的角度来看,“朱张渡”与“岳麓书院”是一个序列,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遥想一下当年两大学术明星在此渡口乘船往来,众多粉丝“同道”于此,盛况比今天的追星可能还高级一些。

    我总是想象那样的画面:朱熹这个福建人,少不得是要随身携带一套茶具的,从城南书院过河——城南书院是张栻的家宅改成的学校,大约也用来接待这位远道而来的学者——到好朋友张栻上班的岳麓书院,少不得要取白鹤泉的水,先泡上一壶茶,再开始“会讲”罢。

    张栻的生活习惯应该是相当“湖南”的,这个四川娃娃,5岁来湖南,基本就住在永州和长沙两地,只有在奶奶(就是前一篇中说到的课子甚严的计夫人)过世时才回过一次老家。

    但是作为长沙人,我之前也只是从岳麓书院的介绍中知道“张栻”这个名字,知道他在此主教8年,因为“主张会讲”而名震一时,似乎是,张栻蹭了朱熹的流量,蹭了岳麓书院的流量。

    到宁乡南轩书院参观后,方才知道,事实并非如此。

    张栻的名字,与“湖湘学派”是关联在一起的。但是,什么是湖湘学派?其思想和学术主张是什么?倒并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概念。

    年初我写《万年湖南》宣传片的时候,领导就让我不要碰这个概念,说专家还在争论不休呢。

    好吧。我更无学力来解释这些学术问题,只能说说自己的理解。

    湖湘学派,是宋室南渡后的第一个理学派别,以体用合一、经世致用为其鲜明的学术特色。

    它也不是破空而来,昨天说,它一边阐扬周敦颐、二程之道,一边师承眉山苏氏学统,首先体现出海纳百川的姿态——这也是南轩书院门口那一泓“纳湖”名字的深意。

    湖湘学派的学术特色包括: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经世致用,这些其实是一个体系内的概念,与我们现在对孩子的要求:“好好学习,长大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也是一脉相承的。它人生态度的反面就是不作为的“隐士”。学一辈子道德文章,如果不能为朝廷所用,不能为百姓造福,那是不能接受的。

    正是在张栻的倡领下,“湖湘学派”成为当时远近闻名的学术派别,成为“显学”。黄宗羲称:“湖南一派,在当时为最盛,然大端发露,无从容不迫气象。自南轩出,而与考亭相讲究,去短集长,其言语之过者,裁之归于平正。”

    “考亭”,就是朱熹。我们知道张栻,的确要感谢朱熹,不仅因为著名的“朱张会讲”,还因为朱熹编了张栻的文集。但是,据专家考证,朱熹在编张栻文集的时候,并没有完全“实事求是”地表现这位小他3岁的朋友的内容,而是补充了很多自己的思想,某种意义上,掩盖了张栻的锋芒与光辉。回到当时,朱张二人的名声至少是不分轩轾的。只是天不假年,张栻47岁就去世了,而朱熹在这之后还活了20年。

    所以,并不是张栻在蹭朱熹的流量。

    也正是在张栻主教岳麓书院期间,明确提出“传道济民”的教育宗旨,以“通经学古而致诸用”作为为学旨归,使岳麓书院名震天下,成为“四大书院”之首。坚守孔孟道统,阐扬儒家伦理,高标民族大义,湖湘学派在当时具有无与伦比的学术影响,时人学子“以不得卒业湖湘为恨”。

    所以,也不是张栻在蹭岳麓书院的流量。

    梁启超说:湖湘学派“在北宋时为周濂溪,在南宋时为张南轩,中间很消沉,至船山而复盛……近世的曾文正、胡文忠都受他的熏陶,最近的谭嗣同、黄兴亦都受他的影响”。

    梁启超说的是学术上的消沉,但元朝攻打湖南的时候,湖南人身先士卒,基本死绝,开启湖南人第一次不要命的先河,应该还是湖湘学派思想的影响罢。

    也正是在在“湖湘学派”的影响下,近现代百年来,湖南涌现出三个人才群:

    第一个:魏源、陶澍、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等经邦济世之才。

    第二个:谭嗣同,蔡锷等维新变法干将。

    第三个:毛泽东、彭德怀、何叔衡等革命领袖。

    南轩书院碑亭,碑文即:“大小文武官员,至此止步下车”。

    承平日久,朗朗乾坤,当今时代,或许无需喋血沙场的慷慨,但仍需实事求是的躬行。

    硝烟遥远,浩浩山河,我们只是贡献了一处小小青山得埋忠骨,精神财富的传承,却历历可辨,经由这山,经由这水,得以血脉相连,成为彼此指认的文化基因。

    湖湘学派是什么?

    是心忧天下的高远情怀,是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是不尚空言的实干品格,是不甘人后的自强毅力。

    是理想主义的浪漫情怀加现实主义的务实精神。

    这一切,早已内化为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访岳麓书院,不为湖南,更为中国;谒南轩书院,不为往世,更为今人。

    (全文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苏轼到张栻,从张栻到实事求是(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abo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