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这个词,不单是中国人在用,日本人也在用。
其意义与中国称日本侵略者类似。也是蔑称,罪恶、恶魔之意。
来看看日本鬼子怎么称呼的。
日本鬼子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全世界的日本鬼子立即缴枪不杀。
在菲律宾的首都马尼拉,21岁的佐藤喜得成了战俘,被送到了美军战俘营。
由于上学时自己学过英语,佐藤在这里就有一份额外的任务,协助美军开展对日军的教育和情报工作。
他的工作地点在美军驻马尼拉的兵营仓库,在这里,佐藤开了眼界,看到了美军幕后是如何教育士兵的。
太平洋战争中被俘的日军他看到,库房里存有大量的“会话读本”,类似行军手册那样的士兵随身读本。根据亚洲各国不同语言,从美国士兵战场实用的角度,“音译”了各国不同的语言会话。
日语那一卷,书名叫《日语句型》,佐藤看到一共有184页,美国陆军部编制印刷。上面有日语、英语发音,罗马注音,以及日语假名等。
会话例句简单精当:“救命”“我迷路了”“我是一个美国人”“请带我离开”“请给我食物、水”……
美军行军手册另外一卷,是《什么是战争罪行》,美国陆军实例描述了德意日轴心国,对其他国家犯下的罪行,称其违反了战争法令和国际惯例等。
书中还特别强调了一个例子:德国军方违反了日内瓦战俘协议,在前线杀害了一个投降的波兰中队士兵。
根据当时的日内瓦协议,各协约国“特别禁止对已经放下武器、并无条件投降的敌方士兵,进行杀戮与伤害”。
这些在美军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知识,令佐藤大为惊诧。
《军中敕谕》,军国主义的洗脑佐藤所在的日军,也曾有类似的行军手册,不过他们带的是日本天皇的《军中敕谕》,里面强调的是士兵忠勇信义,牺牲战场。
其中,“朕以汝等为股肱,汝等以朕为首脑。”“军人当以尽忠尽节为本分,义重於泰山,死轻於鸿毛。”等句子,日本军部要求士兵每日诵读。读谕礼仪跟拜见日本天皇一样,恭敬严肃,奉若神明。
佐藤惊奇的是,美军的会话读本上,第一句竟然是“救命”“我迷路了”等求助用语。这种贪生怕死的外国语言,在日本军队中,别说是学习,连想都不敢想。
二战美国兵佐藤从入伍第一天就被洗脑:死于战场是光荣的,死是轻于鸿毛的。怎么能够让自己的士兵被俘后求生呢?被俘后就自杀,否则就对不起天皇陛下。
佐藤晚年还回忆说,在日军的军事教育中,敌方语言被严格禁止。他们称呼美国和英国的“入侵者”为“鬼畜英美”,除此之外,没有任何英语沟通交流的语言学习。
鬼畜,类似中国人称日本侵略者的“鬼子”,意为残忍、险恶、心理变态的魔鬼,畜生不如。日本称军事力量强大的英美军队为“鬼畜”,饱含愤恨仇视、污蔑、恐惧之意。
日本漫画中也有“日本鬼子”,意为叫鬼子的女孩佐藤还惊诧的是,日本军部从来没有像美国陆军教导士兵这样,告诉他们为啥要战争,对方错在什么地方,违反了什么国际法则。
“对于战争罪行,我们连这个概念都没有。从头至尾的,只有《战阵训》:‘被敌生擒,死有余辜,切不可为。’”佐藤说。
这些美国士兵的军中读本,深深打动了佐藤,但由于当时的国内环境,他没敢说出对日军军事教育的不满。
《战阵训》,日军精神毒瘤直到1989年,日本国内出现反战思潮时,68岁的佐藤才写出当年自己在美军俘虏营中的故事。
“如果我们能像美国军队一样,得到人道的教育,就不会有47万人在菲律宾阵亡,和365名BC级战犯的巨大牺牲。”佐藤在回忆录中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