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国学经典有些文章不一定是为了上首页投稿
宗教哲学‖简析“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宗教哲学‖简析“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作者: 抱一_406e | 来源:发表于2018-09-22 14:58 被阅读146次

    禅宗是中国佛教史上最重要的一个宗派,而《坛经》作为禅宗的奠基之作,对中国佛教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千百年来,对于这本书的理解也是见仁见智,不同的人往往具有不同的体悟。随着年岁增长,知识的积累,笔者近日重读《坛经》,又有了新的认识。下面仅对于书中“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则著名公案,不揣浅陋简述自己的理解。


    原文简述

    (慧能)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印宗延至上席,征诘奥义。


    有人认为“风吹幡动,不离风、不离幡、不离心。若离风则幡不曾动,若离幡则不见风动,若离心则不知何为动(风、幡和心都在动)”。也有人认为风和幡均未动,这一结论在先人僧肇就有类似的《物不迁论》进行论述,其结论为:“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丽天而不周。”这种观点认为生活如同放电影一样,动态图像是由许多静止不动的图像串联而成,只是由于我们的心动,欺骗了我们的眼睛而已。


    涉及到哲学的问题,本就晦涩难懂,关乎宗教的理论,就更是复杂,众说纷纭。下面简单谈谈我的理解。佛教传统观念认为“五蕴皆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实风也好,幡也罢,都是“色空”的体现,既然为空,如何能动?能够动静的,唯有自己的本心罢了。关于“色空”理论一直是佛教饱受诟病的一部分,但是这也正是佛教区别于其他宗教的关键点之一。深入理解“色空”也就能更好的理解许多佛教的经旨。按照现代科学理论,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切物质都可以细分为分子、原子、电子、质子等,最后分析的结果是,目前已知的基本粒子,均具有二重性:一是粒子性,另一是波动性。这种波粒二重性的量子理论认为,当基本粒子处于离子状态时,它是实体(佛教“色相”);当基本粒子处于波动状态时,它是能量,没有实体(佛教“空相”)。所以“色空”的理论似乎在科学上也得到了证实。风和幡既然是“色空”的体现,两位小和尚争论不休,无非是未查真实,住相而动,心中将风和幡在不同时刻所表现出的形态加以区分的结果。所以慧能说“仁者心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生身于世:建议您用佛法,禅,立题。宗教和哲学太小了。风帆之动,是《六祖坛经》的典故。为什么要用物理知识解释呢。中国有成熟完善的佛法,武术,中医,经络各种理论体系。为什么要用现代物理这个尚不完善的理论进行解释呢??🙏🙏🙏🙏
        抱一_406e:@生身于世 嗯嗯,您说的很对。用物理解释也只是善巧方便,因为今人受科学洗礼已经很难懂得传统经典了。我也不敢说懂,只是于万千解说中提供一个思路。谢谢您的宝贵意见,感恩。🙏🙏🙏

      本文标题:宗教哲学‖简析“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azt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