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醒来,飘窗上阳光正好,盘腿端坐飘窗垫子上,打开《论语》卷第一,读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不知道是第多少遍读这句话了,今天读到这句话时,想到了昨晚上我们读书会视频分享会上大家的分享。殊夏、123、雨扣青苔,次第花开、辉姑娘都分享了读书对自己的影响,对身边人的影响,对工作的影响。大家分享的一个共同点:经由读书学会了觉察,虽然还做不到时时处处觉察,但可以做到有时觉察。发现了自己的觉察觉得很有意思,一觉察到,调整的行动就会自然出现,事情就会向着不同于往常的节奏前行了。
大家惊喜于自己的觉察,并惊喜的发现了觉察的力量:自己的状态发生了改变;周围的人和事发生了改变;甚至周围的景色都不同于往日了。
我觉得这些变化就是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从书中读到了一些理论,观点和方法,把它们运用到生活中,服务于自己的生活。当发现自己的生活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能不愉悦吗?
人是感受的动物,喜欢并享受这份愉悦。这份愉悦会推动我们读更多的书,并在生活中时时践行,学与习的结合成就了我们的变化,推动了正向的循环。越习越学,越学越习,悦在其中!这个也解释了近段时间两位群主躺平了,而读书群读书分享氛围越来越浓的原因了。大家进入了愉悦的状态了。大家脱离了书是书,我是我的阶段,进入了书是我,我是书的阶段。
这是我结合我们的读书群情况,分享的一点对于圣人这句话粗浅的理解。圣人口中的学不仅仅是读书,包括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谢氏曰:“时习者,无时不习。坐如尸,坐时习也;立如齐,立时习也。”我们只做到有时习,偶尔习,就已经尝到了说(悦)的感受,可见,圣人无虚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