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两天在看《大染坊》,赵东俊常笑话陈六子,说这不读书就是不行呀,关键时候总是容易坏事。可陈寿亭贵在明事理,贵在有自知之明,所以不读书并不妨碍他成大事。
读书是为了明事理,所以不读书不代表没文化,当然没文化也能做出点事情来,但是拼到最后总是要被文化所拖累,毁在没有文化上。
陈胜和吴广就是两个没什么文化的人,但是这两个人有野心、有胆识,也有一定的能力。所以他们能抓住机会揭竿而起,敢做天下人不敢做的事情,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
可是当事业做大了,这个文化缺陷就体现出来了。
陈胜年轻时在给地主家打工的时候,跟一起干活儿的伙计们说,哪一天大家要是谁富贵了,不要忘记今天在一起干活儿的兄弟呀。
大家都笑话他,都是一群给人种地的,哪有什么机会富贵呀。陈胜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小麻雀怎么能知道天鹅的志向呢?
他在这一群人当中,的确是有非常大的优越感,我们感觉这个陈胜多有志气、多重义气呀。可是后来他称王以后,以前一起干活的老伙计去投奔他,他却把老伙计给杀掉了,因为他觉得这些老伙计丢他的人了。
这就是陈胜。
吴广实际上也是这样,吴广最初给人的感觉是有勇有谋,而且很有领导才能。《陈涉世家》说他“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所以大泽乡起义实际上多亏了吴广。
吴广有很好的人缘,在大泽乡时为陈胜起兵造势,又设计让两个将尉鞭挞自己引发众怒,然后又夺刀将两个将尉杀掉,这才使陈胜得以成功起事。
陈胜称王之后也没亏待他,吴广被封为“假王”,带领张楚的主力部队去攻打荥阳,地位仅次于“真王”陈胜。
但是通过历史记载我们又知道,吴广得势以后跟以前也不一样了,他变得骄纵跋扈、一意孤行,不通兵略却又不听下属的建议。
所以,一个人如果不明事理,太高的地位、太多的富贵反而容易害死他,陈胜和吴广都是这样的人。
最后吴广是被手下将领田臧杀掉了,田臧把吴广的首级送给了陈胜,陈胜不但没有惩罚他,反而封他为上将军,让他取代了吴广的地位继续攻打荥阳。
由此可见,陈胜对这个当初的生死兄弟也心生嫌隙了,但是陈胜封赏田臧这个举动却并没有错,相反这是一个很明智的行为,我们后面会讲到。
想当初,陈胜的西征大军分成了两路,一路是以假王吴广为将,带领张楚的主力部队攻荥阳。
荥阳隶属于三川郡,是黄河南岸的战略要地,是进出洛阳地区的东大门,它附近的成皋就是小说中“三英战吕布”的虎牢关。荥阳东北还有秦朝著名的屯粮重地敖仓,所以荥阳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秦朝也很重视这个地方,三川郡守李由——李斯的儿子,亲自在这里驻守。而吴广带兵在这里围困了数月,始终也没能将荥阳城攻破。
另一路西征大军由周文带领,周文又叫周章,曾经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门客,也和楚国名将项燕共事过,他对秦朝有很深的仇恨,所以向陈胜自我举荐带兵破秦。
陈胜没有给他太多兵,只是给了他一方将军印,于是周章一边西进,一边在路上扩充兵力。
他的进军路线史书上没有记载,很有可能是从陈县出发,经过颍川郡,然后绕过洛阳、荥阳一线,从三川郡以南进入函谷关。
周章大军一路西进,最后攻破了函谷关,一直打到了离咸阳不远的戏,把秦二世皇帝吓得心惊胆战。此时,周章大军已经有兵车千乘,军队有数十万之众,险些将秦朝一举推翻了。
与此同时,吴广大军还在荥阳和李由僵持,几个月来围困荥阳根本没有丝毫进展。
而在围困荥阳城的这数月之间,吴广大军之间内部矛盾很深,将帅不和,手下将领对吴广怨言颇多,大家都认为荥阳无功是因为吴广不懂兵法、又不纳谏言所致。
恰好在这个时候,前线传来了周章大军战败的消息。
原来秦二世启用了少府章邯,带领着一帮子骊山修阿房宫的民夫和奴隶,在戏打败了周章的数十万大军。
周章不得已退出函谷关,在陕县曹阳亭休整,可是章邯乘胜追击,又在曹阳亭大败周章。周章只得往东溃逃,逃到了三川郡的渑池县。
由于吴广大军进攻不利,一直被李由堵在了三川郡的家门口荥阳,所以此时的三川郡还是由秦朝控制的。
周章退到渑池县后,可以说已经是退无可退,前有三川郡守军,后有章邯的追兵,最终被章邯大军歼灭在渑池县,周章将军兵败自杀。
章邯大军已经进入了三川郡,这样一来,还在围困荥阳的吴广大军就将面临着被两路夹攻的风险,一路是来自东面的荥阳城守军,另一路是有可能来自南面的章邯大军。
吴广手下的将军田臧等人看到了这个威胁,于是就私底下商量,认为这个时候只有兵分两路。以小部分兵马驻守荥阳,防备来自东面的荥阳守军,大军开拔到黄河南岸迎击章邯的大军。
但同时田臧等人认为,想要实现这个计划,就必须先杀掉假王吴广,因为吴广这个人固执己见,根本不可能同意这个计划。
也就是说,田臧等人杀吴广,是在没有跟吴广沟通的情况下,就认为吴广这个人根本无法沟通,所以才不得不杀掉他。
站在田臧等人的立场上来说,这么做是以大局为重,并不是为了抢班夺权,更不是谋反,由此可见吴广这个人平时多么固执、多么不得人心。
由后来田臧等人的表现来看,也证明了他们是出于公义。
杀掉吴广之后,田臧将吴广的首级送到陈县给陈胜看,陈胜得知了消息以后,不但没有惩处田臧,反而任命他为楚国的宰相(令尹),而且任命他为上将军,接替吴广负责荥阳的战事。
此时的陈胜恐怕对吴广也有不满,但这个时候不处罚田臧,更重要的原因是田臧掌握了张楚国的主力部队。周文战死以后,吴广带领的荥阳大军是最有实力的主力部队,而这只部队现在是掌握在田臧手里。
如果这个时候惩罚田臧,不管是把他逼反了,还是逼跑了,对陈胜来说都是致命的威胁。
如果田臧反水投靠秦国,章邯、李由、田臧的三路大军就能直捣陈县,到时候陈胜是必死无疑;如果田臧负气不干了,自己带兵撤离荥阳,找地方自立为王,陈胜同样应付不了章邯和李由的大军。
因此,陈胜这个时候不处罚他是对的,不但不能处罚他,而且还要安抚他,让他不能心里有所怀疑。
所以陈胜封田臧为令尹,而且让他接替吴广为将,因为这个时候荥阳战事吃紧,临阵换将是来不及的。再者荥阳守军现在已经在田臧的掌控之下了,就算是不让他接替吴广也无济于事,何不送个顺水人情呢?
陈胜的这个举动来换来了回报,田臧等人以死来报答他的知遇之恩。
田臧在接任上将以后,按照计划部署战事,让部将李归带领少量兵马驻扎在荥阳,防备荥阳城内守军,而自己带领大部队往黄河南岸移动。
章邯打败周章以后,因为荥阳城被围困多时,而且暂时没有被攻破的危险,自然会绕道荥阳以南越过黄河,和荥阳守军夹击吴广大军,这一点田臧判断的是正确的。
荥阳以东、黄河以南最近的地方就是敖仓,如果田臧大军可以占据敖仓,把章邯的部队拦截在黄河以北,所谓“击其半渡”,那么这场仗并不是不能打。
但事实证明,吴广围了荥阳好几个月,连敖仓这个重要的大粮仓都没拿下,由此也可见吴广的无能。
如果没有控制敖仓,就要在黄河以南接战,这样田臧就丝毫没有优势。果然田臧大败,田臧本人战死殉国。
章邯顺势南下,和李由大军汇合于荥阳,将荥阳的驻军一举歼灭,守将李归也战死殉国。
田臧为陈胜最后争取了一点时间,这一战,陈胜的主力被消灭殆尽,张楚国的灭亡也是必然之事了。
文|王玄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