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今天的到来,这里是创始人思维,传播塑造品牌,专题连载第76集。
一 确定运动的频率
今天早上起来,想去跑步了,喝了两杯热水,就想,跑还是不跑呢。
上次半马以后,到现在已经一周了,昨天上午打了两个多小时的羽毛球,感觉也不太累,出来跑吧。
跑了两公里,感觉不行,步伐比较沉重,停了下来。
听完掌控,昨天早上吃饭,一杯奶,一片面包,一杯果汁。中午吃饭,没有怎么吃碳水化合物,也就是面条了,米饭了,土豆了。吃了一碗豆花,还有一个炒鸡蛋,米饭吃了一小碗。
一旦开始重视某一件事的时候,就开始研究它了。
昨天晚上翻朋友圈,贝勒爷又进入了我的视线:出发出发,12小时后回来。这货就是远方的一个风向标,只要在你的朋友圈,就会影响你。
他干什么去了?
应该是去跑百公里越野赛了,就像周总说的,不是人。
今天为什么想跑步呢?
一般早晨起来到办公室写文章,写完以后去楼下吃一碗牛肉面。
觉得每天早晨写一篇文章很正常的,习以为常了,没有什么挑战性了,然后去吃一碗牛肉面呢,又全是碳水化合物。
所以下去溜了一圈没有吃,就产生了跑步的想法,甚至想是不是自己做饭呢,这也不是没有可能,节能锅在那放着,更重要的是吃饭确实是一个大事儿。
结果发现不行,还是要循序渐进,确定运动的频率,一周三次,或者隔一天一次,应该是比较适当的。
二 吃饭这点事儿
吃饭是一个大事儿。
这几天看头条,百米赛记录分析。
百米纪录在100年里提升了两秒多,当时破记录的年龄都是20多岁,开始是美国鬼子居多,后来是牙买加,鲍威尔和博尔特争锋。
掌控里面说,跑步其实是力学,利用重力,博尔特百米赛的时候身体略微前倾。
除了力学以外,跟饮食有没有关系呢?
肯定有。
长肌肉是需要蛋白质的,这个大家都知道。
另外就是起跑时候的反应速度,鲍威尔比博尔特起跑快0.02秒。
这跟什么有关呢?
除了需要专门训练以外,跟饮食有关,跟身体里的钙有关。
钙是促进身体反应灵敏度的,人的骨头基本上都是钙,碳酸钙或者什么钙,这形成了人体的框架。
另外就是动作,百米短短的10秒,每一个身体动作应该非常协调。
这跟饮食应该也有关系。
身上的肥肉不能多,要恰到好处,肚子也不能大,用专业名词说一下,应该是体脂率,也就是身体的脂肪含量。
吃饭这个事儿,也就是饮食,应该是一个隐形参数。
这需要日积月累,良好饮食习惯的日积月累,才能显现,在其他方面显现。
今天就说到这儿吧,说多了我也不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