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初中的时候,摘抄过一篇文章。关于失恋的,里面的句子很优美,写山,写水,写月,写愁。
记得很多同学翻了我的摘抄笔记后,很不解地问我为什么要抄那篇文章,我不知道为什么,只觉得那篇文章很优美。
今天读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读到: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这句,神思仿佛进入了一片遥远的天地,脑海中闪现出一副场景:暗暗长夜,在幽凉的月色里,有人独立江畔,思考谁是第一个在江边看到月亮的人。人与天地融合,心识追寻宇宙的本质。
蒋勋说:当我们攀登一座高山,到达巅峰的时候,大概会有这种感觉,忽然感觉到巨大的孤独感,视觉上无尽苍茫的刹那,会觉得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静沐晓峰千峰秀,突越云壑旭日升2015年曾经去泰山看日出,凌晨四点多到达光明顶,朔风猎猎,放眼望去,四面云海翻腾,一轮红日在云海里缓缓升腾,染红满天云霞,然后一跃而起,照亮天下,那种美真地无法用语言形容。会让人产生一种感觉:心中有美景如此,世间便无所求!
在苍茫的宇宙里,从时间和空间上给生命以无限的延伸,精神从现象中抽离,格局十分广阔。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这两句以月亮为主题,描写人在现实的绝望当中产生的巨大愿望,相隔千万里,中间唯一可以连贯的东西就是月光:但愿化作一片小小的月光,流照到你的身上。
现实可以将人阻隔,宇宙却可以让人链接,月本无情,却为给两个隔绝的生命注入连接的力量而充满深情。
读到这儿,我恍然明白自己曾经为什么那么喜欢那篇失恋的文章。
月色悠悠,水光渺渺,将满心忧伤,托付给茫茫宇宙……通篇写景,寓情于景。
不是陷入失恋的痛苦歇斯底里,而是在时间和空间里放大格局,接纳忧愁。个人的愁,放入天地宇宙,都会变得十分渺小。山水可以写愁,也可以展现无限的美!
之所以选择摘抄,是因为喜欢那种格局与辽阔,“愿逐月华流照君”,多年以后,在一首诗中突然懂了十几年前写在摘抄笔记的那篇失恋文。
愿逐月华流照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