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如何肯定一个人的动机,是不是对很多的伙伴来说有些挑战呢?
因为一个人的动机我怎么能够猜得到,怎么能够猜得准呢?
我并不知道,他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做出这样的行为呀?
尤其是,如果这个人的行为表现让你不可接受的话,那我怎么能肯定他的动机?
在这个部分上是具有挑战性的,现在班班就围绕着这个部分来展开。
在讲这个部分的时候,班班想到了两个词,一个词叫做前景,另外一个词叫背景。
当我们去拍照的时候,我们会把摄影的主角放在我们觉得需要聚焦的重点。
我们会考虑这个主角是不是能够被拍摄成这个照片的前景,会考虑如何把这个人给拍清晰拍好看。
而在这个过程中,除了人物,还会有些背景。比如说,有的背景是在大自然,有时在照相幕布前,当然也有在办公室内,他们都相互构成了这个事件的一个整体。
任何一个事件,都会有它的前景和背景,那往往我们在拍照片的时候,想把这个人拍得很好看,可是如果没有背景来衬托的话吧,你会觉得好像少了一点什么,所以,前景和背景,二者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那么为什么会谈这个问题呢?
是因为我想到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讲了一个主持人,他在采访一个小孩子,当采访开始后,主持人就问这个小朋友,小朋友你长大以后想要做什么呢?
小朋友非常兴奋地说,我想当飞行员。主持人就说,哦,非常宏伟的理想啊,那么我再问你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你驾驶的飞机在太平洋上空飞行的时候没有油了,怎么办呢?这时候,这个小朋友非常有把握地回答,那我就告诉我的乘客们,请你们系好安全带,然后我就自己系好降落伞跳下去。
听到这话,主持人马上哈哈大笑,而且笑得前仰后合。笑完之后还说,哇哦,你这个小朋友好自私哦,你让所有人都系好安全带,你自己却去坐降落伞求生存了,你是怎样的一个飞行员啊?我看你当飞行员是很不够格的。主持人巴拉巴拉讲了一堆对孩子的评判。
小朋友哭了,她一边哭一边说,你怎么这样理解我呢,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大家系好安全带,而我系好降落伞跳下去吗?是因为我作为飞行员,我得赶紧去找油啊,我要让飞机有油才可以继续飞行呀,我无论如何都会把油找回来的。
小朋友的淳朴天真十分感人,让主持人当时非常尴尬,因为他误会了小朋友内心真实的想法,只想到飞行员要逃跑了,冤枉了这个孩子。
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呢?
很多情况是我们并不知道这件事情的背景是什么,只看到了前景,也就是我们只看到了这些现象,只看到一些行为,就用我们头脑中过往的想法和自己本身的一种主观判断,就给这个人下了结论,就肆意地评判对方,殊不知却有可能因为我们的这种评判,就误会了对方。
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情景呢?
对方可能明明抱着一番好意,可是采取的方式不得当,在这个过程中你误会了他,当你真正了解到事情背后的背景的时候,你恍然大悟,发现自己真的是搞错了。
前景,呈现出来的往往是我们看得见的行为、看到的现象,而背景,往往是一件事情发生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条件。比如说,这个事情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生,故事的主人公是在什么条件下,做这份决定的。
背景通常告诉我们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如果我们可以去了解这个背景,那我们对事件和人物的认识和理解就会更加的深入,也会更加的真实和到位。在这个背景之下,我们才可以了解到一个人真实的动机,才可以去肯定到对方的动机是什么,你就自然而然地可以了解到真相。
就像刚才案例中的孩子,故事的前景是她要抛下乘客独自跳伞对吧,这个前景中如果没有了背景,我们就会觉得,孩子是个不称职的飞行员,很自私。
这就是我们只看到前景而产生的评价与指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