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之家中华民俗文化
有“绚丽的图案,无字的史书”之大南山苗族服饰,是如何制作的

有“绚丽的图案,无字的史书”之大南山苗族服饰,是如何制作的

作者: 熊有话要说 | 来源:发表于2018-10-13 17:09 被阅读0次

    贵州毕节市大南山苗寨是一个尚未开发的村落,由于工作的原因,我们有机会到这个村落进行简单的考察。

    这里,有“绚丽的图案,无字的史书”之美誉的大南山苗族服饰。而我们刚好见到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见我们的到来,老人高兴地为我们展示她的作品。

    相传,大南山苗族的祖先们因为避难来到高原腹地居住,并在此开枝散叶。由于没有文字,苗族同胞们就把他们迁徙的经历以图画的形式融入服饰里,形成了今天独特的蜡染和刺绣艺术。过去,服饰所用布料都是苗族妇女自己上山种麻,采割回来,剥麻、纺线、织布、画蜡染色、再进行缝制,这种劳作方式促使了当地织、染技艺发展,使蜡染与苗族文化相得益彰。刺绣时,苗族妇女用针和线在织好的布上绘制、绣出的几何图案,融入了历史文化、民族特色等内容,让每一个图案都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

    制衣的第一步,是制作麻布,当地用来制作衣服的麻布,是一种叫做苎麻的植物根茎上的皮所制作的。苎麻中国古代重要的纤维作物之一。原产于中国西南地区。中国是苎麻品种变异类型和苎麻属野生种较多的国家,中国苎麻栽培历史最悠久,距今已4700年以上。苎麻较适应温带和亚热带气候。

    看上去不起眼的样子,韧性却格外的好,两人合力想要把麻的树皮扯断,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么坚韧的材料,并不是直接可以用来织布的,张老向我们演示了苎麻用来织布的部分,其实是苎麻外皮撕下后一缕一缕的经络,并且这些一丝一丝的材料并不能一次性放入织布机,需要一点点把他们撕开,一根根放入。

    不仅仅是原材料,就连织布的织布机都是张老亲手制作的。

    张老说,在苗家,姑娘从懂事开始就要学习织布,织布的手艺和速度在出嫁前决定了姑娘是否能够出嫁,而出嫁后则决定了一家人整年能否有足够的衣服穿。在这里,找对象看的是织布手艺,而不是脸蛋。

    成品的麻线,又硬又重却格外结实。用这些线制成的麻布,坚韧耐磨,非常适合山区的生活。

    准备好了布,接下来就需要在布上进行蜡染。

    用蜡刀把需要的图形纹样绘制在麻布上,保证不被染料侵蚀。染料由板蓝根和石灰制作而成,10m长的布在染料的作用下,蜡去纹现留下了苗族独有的纹样。

    除了蜡染,刺绣也是苗族服饰必不可少的部分手工。

    对森林的崇拜,对先祖的敬仰,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构成了苗族刺绣的主题。

    没有文字的苗族,用图案将自己的故事代代相传,形成了今天的刺绣。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苗族口碑资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祖先是蚩尤,“三苗”时代又迁移至江汉平原,后又因战争等原因,逐渐向南、向西大迁徙,进入西南山区和云贵高原。

    苗族刺绣中黑白相间的条纹,指代的是高山和黄河长江。花花绿绿的彩线,指代的是自然中的动物脚印,有鸡脚、鸭掌、豹爪等。

    在苗族服饰当中,男女服饰的颜色搭配等区别并不大,唯一明显的,就是男女服饰在装饰上的繁简程度。

    简约男装

    花样女装

    由于染料的原因,苗族服饰一生都不会洗的。而且由于工序麻烦,一件衣服做一年一件衣服穿一辈子,是常有的事。

    作为当地小有名气的非遗传承人,老人仍然保留着原来的生活方式,房屋内的摆设也有些原始。随着机器的进入,部分村民已经开始用机器代替了手工,30岁以下的年轻人几乎没人会制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绚丽的图案,无字的史书”之大南山苗族服饰,是如何制作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cno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