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最近发现了自己一个非常可怕的思维模式,就是要去做什么事的时候,大脑总是披着护我周全的外衣,十分具有危机意识地脑补出很多困难。
你们会不会也有类似的经历,当生活的冷水还没来得及浇下来使你浑身凉透,就已经在自己想象的各种困难中偃旗息鼓了。
我经常会这样,一个念头来得也快去得也快。看起来是思虑周全,但这导致我只能是目送一波又一波“冒险家”出走的旁观者。
总之,这很没有意思,甚至还有点怂,虽然我极不愿意承认自己很怂。
举一个最近的栗子,寒假的时候,我舍友们差不多都在练车。我爸问我要不要去学,闪现在我脑海里的第一种情绪就是恐惧,好奇想要接触的心情也直接湮灭于恐惧之中。
害怕什么呢?大部分就是社恐的情绪:教练会不会很凶啦?在那里没有熟悉的人怎么办啦?这种类似的心情。
这样看起来,我说自己越长大胆子就越小,也并非空穴来风。以前是那种想到什么就会立刻去做的人,完全不会care太多有的没的。
小学为了让画的电影票拥有价值真的和朋友在课间表演节目,邀请大家观看。同学贼给面子,除了去厕所全都静悄悄的窝在教室看我们粗制滥造的表演,汗,谁能想得到我这个曾经狂热的文艺爱好者如今竟有些社恐呢?
改用王小波的一句话,真要是如那时一般继续生猛下去,倒不敢说什么都锤不了我,最起码会给自己更多试错的机会。
02
差不多一个月前,我就跟姜女士计划不如我们去摆摊吧,但现在一个月过去了这件事还没有下文。
其实这种小本生意并不需要过多的风险预测,但我的大脑还是罗列出了重重的阻碍,看起来似乎是为大局考虑,但也正是这一个个莫须有的臆想把我至今还钉在家里。
我还是会像小时候一样呼的冒出一个新奇的想法,但却少了那个课间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双簧的勇气。
电影《邪不压正》里有一句话:你总是给自己设置障碍,因为你不敢。
的确,除了摆摊这件事,我还有太多太多扼杀在摇篮里的想法,有些是想到了不敢做,有些是根本不敢想。
而这一心理,导致了两个后果,一个是前面提到的想法一出生便夭折,另一个就是面对已知问题的打怵心理。
也就是说,当麻烦来临的时候,我想到的第一件事并不是去解决而是好想逃离。
举个校报工作上的栗子,虽然我现在积累了一些自信去指导别人的稿子,但大一学长或学姐带着我的时候,感觉自己完全是摸鱼过来的。不愿意去面对那些麻烦的事,比如听录音啦想标题啦,很多时候会草草了事,心里想着没关系,还有学长学姐呢。
所以大一的稿子如果是三个人完成的话我基本上都是第三作者,就贡献是最小的那一个。
事情的转折点就是大二我成为学弟学妹眼中的学姐,没有可以依靠的对象后才逼自己成熟并且靠谱起来。
当你失去依靠而又成为别人的依靠,没有退路的时候,是一件很辛苦但是又能够让自己快速成长的方式,这时候你甚至都不会给自己找那些退缩的理由,因为没时间想而且想了也没用,你不可能撂下这堆摊子独自去逍遥快活。
03
还有一个方法是我在别人那里学到的,我们喜欢自我设限,提出种种问题,这没关系,但要转变提出问题时的语气。
比如摆摊这件事我将“我们可能会卖的不好”转化为“我们怎么做才能卖好?”然后大脑就会自觉思考,该去什么地界以及什么样的产品才能吸引人。比起第一种只给大脑一个空洞的陈述句所带来的沮丧,这种疑问的方式更能激发解决问题的欲望。
放寒假的时候,要把瓶瓶罐罐的护肤品带回来,不幸的是洗面奶是按压头,也就是说在旅途中很有可能因为意外的挤压而造成外流。
一开始满满的懊悔和沮丧,因为已经把包装盒扔掉了,但是负面情绪于现实一点用也没有。
然后看到桌子上的剪刀灵机一动和舍友用阳台上的硬纸板和胶带自制了卡塞,洗面奶被安然无恙的带了回来。
当然这是一件非常小的小事,也是任何人只要肯动脑筋都能想到的办法。生活中多的是比自制卡塞麻烦十几倍的事情,但共通的一点是,沮丧并不能使洗面奶安然无恙,重要的是想办法解决问题。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嘛。
04
生活中很多未能实现的设想,往往是我们自我设障,其本质是不敢去尝试。
不要害怕没有后路这件事,虽然危险且辛苦,但却是最快的成长方式,你会逼自己扛起很多事情。
只要肯动脑筋,办法总是比困难多的,沮丧的心情一点用也没有。
(Ps:我终于决定去学车了,为了能赶紧学完我向教练申请早点学。然后….谁能想得到呢,昨天刚报完名明天就要去练科目三了,江湖再见了各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