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史蒂芬·平克的著作《人性中的善良天使》一直都很受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的推崇。
盖茨甚至称之为十年来他读到的最好的书。如果他只能跟人推荐一本书,他就会推荐《人性中的善良天使》。
不过,盖茨在自己的博客中说,平克的新书《当下的启蒙》(Enlightenment Now)超越了《人性中的善良天使》,成为他的最爱。
盖茨列出了《当下的启蒙》里五个让他印象深刻的、证明世界正在变好的事实,分别是:
第一,如今人被闪电击毙的可能性比世纪之交时小37倍,原因不是雷暴变少了,而是因为我们能更好地预测天气,而且现在有更多人住在城市里。
第二,人们花在洗衣服上的时间,从1920年的每周11.5小时减少到了2014年的1.5小时。洗衣机的出现让人们(尤其是女性)可以每周节省出10个小时的时间去做其他事。
第三,一个人死在工作岗位上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美国现在每年有5000人死于工作事故,1929年时这个数字是2万人。
第四,全球人口的智商平均数每十年提高3分左右。原因是营养的改善和环境更卫生,让孩子的大脑发育得更充分。以及,现在孩子们在课堂外也需要用到更多分析性思维,盖茨说,想想看,每次查看手机屏幕或地铁地图,你需要理解多少符号。
第五,战争被视为违法。而在1945年联合国成立以前,没有任何机构有权阻止国家间发动战争。威胁实施国际制裁和干预已经被证明是对国家间战争的有效威慑。
不过,盖茨说,他认为平克对人工智能有点过于乐观。平克认为机器人不会威胁到人类。但盖茨虽不认为人类会陷入电影《终结者》中机器毁灭人类的境遇,但是,要思考“到底谁在控制机器人”,“在某一时刻,谁拥有人工智能和谁控制人工智能,将成为一个留给全世界处理的重要问题。”
盖茨说,进步是一件杂乱而棘手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是错误的。他引用平克在新书中的话说:“我们将永远不会拥有一个完美的世界,而且寻求一个完美世界的做法是危险的。但如果我们继续将知识应用在使人类发展更加繁荣的事业上,我们所能获得的进步就会永无止境。”
——李翔知识内参
区别在于,梭罗没想重新设计社会,他只是质疑个人在社会生活里的角色和义务,他感兴趣的是,个人应当怎么生活,如何和邻居交往,什么时候该遵从,而什么时候该抵抗规范个人生活的社会法则。在他看来,只有通过对单独的个体的改革,才能实现对众多人的改革。
——刘苏里《067 | 杜先菊第二讲:瓦尔登湖畔的思想实验》
人类祖先是怎么逃过大灾难的?
克罗马农人
我们回到人类祖先,在距今3万年前,又有一批智人走进了欧洲,现在从考古发掘中给他们定名叫克罗马农人,这些人遇到了一些生活在欧洲的尼安德特人,双方的相貌差别很大,尼安德特人是那种四肢粗壮、身材不高的壮汉,这是他们长期生活在寒冷地区演化出来的体型特征。
之前的科学课里你也知道,同样体重的生物,长成一个球一样的身材会比长成蛇一样的身材暖和得多得多,因为球是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表面积最小的状态。表面积最小,散热就最小,而质量相同说明发热大致相同。
可是相比来看,克罗马农人是那种修长的身材,估计平均身高跟现在的荷兰人差不多。力量适中,头脑发达,他们的脑容量甚至比现代人还要大一些。
如果你看过一部动画片叫《疯狂原始人》的话,那部片里的男主角就是克罗马农人,女主角就是尼安德特人。
疯狂原始人剧照上一次尼安德特人遇到从非洲走来的智人的时候,那群智人没能留下后代,但是这一次克罗马农人胜出了,而克罗马农人是谁呢?
在现在的研究中,有人认为他们可能就是之前我们提到的 F 系的一部分。F 系就是几乎最早走出非洲的那一批人,他们后面才有的 G、H、J、I、K。
至于尼安德特人为什么在这次没有胜出呢?
有人说是智力上的差距,但实际上也真的有一组科学家常年研究不同的智人留下的切割用的石器工具,他们不但亲手试过很多尼安德特人当年造过的工具,也大量地复原这些工具,拿到各种应用场合下。在对比中,他们就发现,尼安德特人的工具设计的样式规格不但最多,而且切割起来比其他智人留下来的刀片效率要高,耗费的石材还少。所以,仅仅从切割工具这个小点来看,尼安德特人应该是手艺更娴熟的。
当时的克罗马农人身材上不占优,不占优指的是他们不适合寒冷的天气,又人生路不熟的。
那他们怎么胜出的呢?
现在,发掘出的一些石刻雕像给我们了一些蛛丝马迹。
现在在德国的洛登山谷里和临近的山谷里分布着大量的洞穴,这些洞穴出产了很多原始人的物品,从物品的分析看,当时的克罗马农人跟尼安德特人是长期混居的。看来他们至少不是互相残杀的同胞兄弟。
但是在相距最多有40公里的不同的山谷发现的克罗马农人制造的手工艺品,它们在设计、样式、工艺细节上都高度地一致。
这种情况在我们看来可能一点不觉得意外,像景德镇跟它周边几百平方公里,那都是烧制陶器的,像吴桥附近全都是练杂技的,霸州全都是练武术的,这些现象背后的实质是,在这么广阔的区域里,人与人之间已经出现了有效的沟通,而且形成了共识,任何大规模的合作的基础,就是达到一定频率的有效沟通,和达到一定人口数量的共识。
克罗马农人的艺术品但是这些特点在尼安德特人的遗迹里没有发现。这也许就是几万年前 F 支的人类祖先跟这次到达欧洲的人类祖先最大的不同,因为这一次已经可以协同起来一起做更困难的事情了。
也许就是这样的差距,让尼安德特人不能挨过最最困难的冰期,他们是在27000年前灭绝掉的,灭绝前最后的聚集点就是现在非洲跟欧洲的分界处,直布罗陀海峡。
这个海峡现在有30多公里宽,当年在冰期的时候是一片低矮的陆地,周围是临海的。最后的尼安德特人的遗骨、遗物都是现在从直布罗陀海峡的海底捞上来的,幸好这里海水不是太深,30多米,否则我们也没法知道这些事情了。
至于是什么因素导致的灭绝,其实什么因素都可以。因为那个时候,他们的群体数量已经非常少了,频繁的近亲结婚,或者食物短缺,天寒地冻,都会让他们失去机会。
但是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他们不是被人类祖先干掉的,因为人类祖先走到直布罗陀海峡生活,那还是在尼安德特人全部绝灭之后又过了5000年才发生的。
从没有广泛的共识这个角度来看,尼安德特人很可能没有语言,有的话也是一些极其简单的模式。所以,就算是27000年前他们没有灭绝,在之后拼智力的时代也很难逃脱厄运。
逃不过的灾难:冰期
这些 F 支的克罗马农人,就是欧洲的祖先了吗?
不是的,现在的欧洲人的血统中,这批最早跟尼安德特人一起居住的人只贡献了10%。
另外都是什么呢?
比较复杂,有7个母系的来源跟5个父系的来源,其中有一个是28000年前从中东的 I 系列过来的,他们曾经有一部分甚至走到了北极圈。这部分人表现出来更大的共识,他们留下了很多生殖器崇拜的艺术品,很多崇拜女性的工艺品,还有骨笛这样的乐器,这种遗迹从发掘中东到东欧,到中欧,到西欧都有,而且设计还是高度相似的。
也就是说,在那个时期,由 I 系列发展出的后代,在整个欧洲跟西亚都受到同一种文化的熏陶。
I系的女性生殖崇拜艺术品但是这种大统一的情况也只持续了4000年,在距今24000年前,冰期又来了,这次冰冻的范围最南达到了欧洲的中部,像柏林、汉堡、伦敦,全都是在几百米深的冰雪以下了,那就更不要提比它们更北的地方,那冻得就更厉害了。
可能你就忍不住问,怎么总是冰期呀?
没错,听过之前的课你就知道,地球自从出现生命之后到现在一共出现过5次大冰期,这些都是在大跨度下看到的,每一次冰期最少也有几千万年,其中离现在最近的一次叫做第四纪冰期。
但如果把时间刻度拉长去看细节,这里还是能分出温度很低跟相对暖和一些的时间,所以第四纪冰期里如果细分还有7个小冰期跟7个间冰期,就是暖和一些的日子。
其中离现在最近的一个叫做玉木冰期,玉木冰期是从12万年前到距今1万年前,中间这11万年的时间里还能再分出3个亚冰期。而我刚才提到的24000年的这个冰期就是这3个亚冰期中的第二个。
玉木冰期多数欧洲城市都冻住了这一次,大部分的人类祖先也没能逃过灾难,只有很少的人在南欧的洞穴里找到了些许温暖,他们在漫天大雪的日子里,在岩壁上画了很多画,直到现在还有很多艺术家从这些壁画里取材做成现代艺术品。
24000年前的古人壁画上图就是24000年前的古人的艺术作品,那个时候甚至连文字都没有出现。
语言与大洪水
我们再来想一下,有文字出现之后,世界各地最原始的文章里都记录了什么呢?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里面都描述了滔天的大洪水,都有神话中的人物拯救生命,或者治理洪水的创举。
比如:
最早距今5400年前的苏美尔文明里,就记录了 Ea 神告诉人类,大洪水要来了,之后出现了一个英雄造了大船;
古巴比伦的洪水中,船上的人每隔几天就要放出一只鸟,直到鸟不再飞回船上,就预示着快要接近陆地了;
古埃及跟古希腊最早的记录中,洪水都是月亮神对人类的罪行的惩罚;
古印度记录的洪水和诺亚方舟神话中的很像,都是一艘大船拯救了很多动植物;
美洲的印第安有上百个种族,每个种族都有他们自己大洪水的传说;
中国最早的文字记录也是尧舜禹的治水。
你觉得这是偶然吗?
其实不是,虽然每个文化中的洪水各有各的英雄模式,但是大致来说,它们都是玉木冰期中的间冰期,就是在比较暖和的时候,世界各地的冰雪消融带来了江河泛滥。
大概率说,在5万年前,人类就已经有了语言,可是那会儿还没有文字,这些痛彻心扉的灾难记忆口口相传,这些灾难又不断地发生,才塑造了最早的文字记录中那些跟洪水有关的故事跟神话。
——卓克《140|旁证:人类祖先是怎么逃过大灾难的?》
“春风十里不如你”的含义
之所以把这些看起来很美,内容却有所特指的词讲一讲,是避免望文生义,误用以后会很尴尬。如近来很流行的“春风十里不如你”,就不是字面上“十里春光如此烂漫却不如你美”这样的含义。
这个诗句出自杜牧唐代杜牧的《赠别二首》: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娉娉袅袅是形容女子体态轻盈美好。十三余是说这个女孩子的年龄。豆蔻是一种花,古人根据这种花的姿态,常以比喻处女。春风十里是说扬州歌台舞榭密集,美女如云。“珠帘”是歌楼房栊设置,“卷上珠帘”就能看得见“高楼红袖”。而扬州路上不知有多少珠帘,所有帘下不知有多少红衣翠袖的美人,但“卷上珠帘总不如”。扬州所有美人都不如你。
这是杜牧赠送给只有十三岁的妓女的诗。在唐代,诗人流连青楼并不是什么道德污点。杜牧是官宦子弟,由于不得志,如自己诗中所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是声色场所的常客。大和九年(835年),杜牧由淮南节度使掌书记升任监察御史,离扬州奔赴长安,与在扬州结识的歌妓分别之作。
本是流连青楼的游戏之作,被当代人误用,冯唐的诗《春》: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
还有了同名歌曲和电视剧、电影,满大街“春风十里不如你”的电影海报,让人感觉怪怪的。毕竟,女人再美,说你是所有妓女中最美的,在当代不应该是赞美之词吧。
——蒲寅《262【春】破土而出的嫩芽》
巴菲特曾经买过垃圾债券
垃圾债的另外一个名字叫high yield bond(高收益债),就是指那些风险比较高的债券(比如说面值100元的(零息)一年期债券,一般企业卖95元,相当于收益率5%[(100-95)/100=5%],一个企业风险大,可能就得卖90元,甚至更低,收益率就变成了10%或者更高)。
对于投资人来讲,它的本金保障比较低,所以它就会要求一个更高一点的回报率。
其实,价值投资的杰出代表,沃伦·巴菲特就曾经买过亚马逊的垃圾债券。这是怎么回事呢?大概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大家都知道,美国的科技泡沫破灭,然后又经历了“9·11”的恐怖袭击,亚马逊的股价就“哗”地大跌,从100块跌到10块以下。这个时候,亚马逊在2000年左右发行的债券(6.9亿10年期债券),就被评级机构下调到了垃圾债的等级。这时候,很多投资者就开始抛售亚马逊的债券。但是,沃伦·巴菲特不一样,他看准了这个时机,买下了3.1亿亚马逊的垃圾债。事实证明,他确实是眼光独到,第二年开始,亚马逊的经营业绩就反转了,到了2007年以后它的净利润为正,债券的价格节节上升。短短的几年之内,巴菲特的收益率高达140%,是投资一般的企业债的好几倍。所以说,垃圾债并不是垃圾,它是高收益债券。你投资得当的话,是可以刨出金子来的。
——香帅《037|垃圾债券:巴菲特的秘密武器》
政府的作用是维持秩序,保护社会财富净值
其实政府的作用在经济生活当中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在一开学的时候就介绍过马粪的故事,这个故事给我们最重要的启发是,我们保护资源所要付出的努力,不应该超过资源本身的价值。这种保护资源的努力成本越高,被保护的资源剩下来的净值就越低。我们要让全社会保护产权的成本降到最低,否则就不会有人有积极性去积累财富。
几年前曾经有过这么一宗新闻,在早高峰期间,地铁口边上有一些人在卖早餐,而记者发现这些卖早餐的人得向黑社会交保护费。这条新闻出来以后,舆论一致谴责黑社会,说他们无孔不入,说政府应该管一管。
但我们得意识到,哪怕是黑社会的产生,也是有其背后的经济原因的。卖早餐的摊位有经济价值,有经济价值的位置人们就会去争抢。你6点钟开始卖早餐,我5点半就去占位置了,我5点半到,他4点半就到了。这样争下去,这个位置的经济价值就会越来越低,低到没有价值为止。
黑社会的保护费其实也是起了一个作用,那就是防止租值的消散。问题是那还是一种潜规则,不是明规则。如果政府能够接管,潜规则就变成明规则,规则越清晰交易成本就越低,这些卖早餐位置的经济价值,留存下来的净值就越高。
通过一个小小的卖早餐的位置,我们就能够理解政府的作用。它是维护秩序,减少无谓竞争所带来的损耗,最大限度地保有社会上各种财富的净值。这是政府的作用,任何社会少不了政府这种治乱的功能。
当然,当我们讨论财产原则、责任原则、不可转让原则的时候,政府的作用就更加明显了。它不仅要确定产权,还要对那些侵害产权的行为做出惩罚,还要阻止那些可能引发很大麻烦的产权交易。
——薛兆丰《第198讲丨从经济学看政商关系》
斯多葛与儒家
斯多葛学派在欧洲流行的时间很长,从古希腊到古罗马,再到后来的欧洲。很多我们熟悉的人物,罗马的名将、哲人、作家、政客,都是斯多葛学派的。
比较著名的人物,像罗马的名将小西皮奥,就是毁灭迦太基的那位。还有,罗马后来著名的贤君,奥勒留。王烁甚至说,连近代的作家罗曼罗兰都肯定是一个斯多葛思想的信奉者。你看,这是不是和中国的儒家很像?绵延几千年,儒家的具体主张变化了很多,但是核心的人生哲学是不变的。
那斯多葛的人生哲学是啥?就是把自己的环境剥离,认知到自己是一个纯粹的人,专注思考自己的生命担当。所以,斯多葛学派的一个最底层的思维方式是:总是设想最坏情形,假设一切已被命运夺走,我该怎么办?我怎样仍然做一个最好的自己?
据说有一位古罗马的女人,孩子死了三年了,但是她仍然不能摆脱丧子之痛。这个时候斯多葛学派的塞雷卡就安慰她:我们拥有的一切都是从幸运女神那里暂借而来,它随时会把它收走。
然后赛雷卡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这可以说是斯多葛派最重要的心法,“爱我们所爱,但要知道我们所爱的都如朝露。”就是,像朝露一样转瞬即逝。
其实这样的话,古往今来很多人都说过。比如,那个著名的斯多葛,古罗马帝国的皇帝奥勒留。号称五贤君之一的奥勒留。他就说,“我必然会遭遇负义、无礼、背信、恶意和自私自利之人——我以提醒自己这句话开始每一天。”你看,是不是很神似的一句?
再比如,作家罗曼罗兰说,“真正的勇气是知道生活的真相,却仍然热爱生活。” 正是通过这句话,王烁说,罗曼罗兰肯定是一个斯多葛。心法相通嘛。
再有,诗人里尔克说过一句话,他说,对待做事,态度应该是,“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同时又不抱任何希望。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当它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一件事,但同时又知道这件事根本无关紧要。”你看,这也是斯多葛式的主张。这在西方,是一个重要的思想传统。
不管外界环境怎么糟糕,我都已经预想到了。不管事情怎么失败,我本来就预计它会失败。不管损失多么惨重,这东西本来就不是我的。但是,我还要尽我一个人的本来职责,从父母兄弟,到朋友家国,一件也不能少。
你看,这和中国儒家讲的尽人事,听天命是不是思路一致?和中国儒家讲的诚意、正义、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精神,是不是惺惺相惜?
知道了这个心理基础,你就可以顺理成章地理解斯多葛派的其他主张了。
比如,控制能控制的,无法控制的要放手。
再比如,对抗命运对未来的安排,但接受已成现实的过去与现在,仿佛它是宿命。
再比如,要克制自己的欲望。这样可以更好地反思生活的甜美,获得意志力、勇气和自制力。
再比如,要勤于反思。每天都要反思,我今天改正了什么?今天抵制了什么?今天有什么收获?
像罗马皇帝奥勒留,他执掌大权几十年,用历史学家的话来说,他从进入权力核心到死在皇帝任上,奥勒留几十年间始终是同一个人,没有任何改变。
他没有被权力败坏。为什么?就因为他每天都用一个斯多葛的标准反思自己。他把自己每天的反思记下来,这本日记的题目叫“致我自己”就是自己写给自己看的。
他死后,这本日记出版,才改成那个著名的名字,叫《沉思录》,成为斯多葛学派的经典。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斯多葛派的人生哲学,就可以去看这本书。
听到这儿,你可能会说,我作为一个现代人,为什么还要了解斯多葛呢?对,了解斯多葛的那些主张,除了专业学者,可能确实也没啥用了。
但是,它留下来的这一系列的人生哲学,仍然有效。因为有些难题是自古不变的。因为在侮辱、焦虑、灾变、老去、死亡面前,无论你是罗马人还是现代人,你都想获得内心的宁静与喜悦。那些古来圣贤的思考肯定会滋养我们。
说回到我们中国人,如果我们要向儒家学习,学的是什么?难道是要背四书五经准备上京赶考,或者穿上汉服祭孔?当然不是。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理解儒家的人生哲学,知道什么叫君子人格,把它作为我们自己过好这一生的精神资源。
——罗辑思维《第436期 | 做一个“斯多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