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临界点

作者: 差丢丢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20-05-06 22:20 被阅读0次

道德的分界线在哪里,一个人做一件事情,无论是对是错,是按自己想做的或者觉得这样做对的方式去做。所以要讲道德,那就的从教育开始讲。

道德,受后天的影响,才有了自己的方式,跟人性还是有很多区别的。道德是后天的,就像小孩子小的时候,没有什么道德底线,因为小孩子不会区分哪些能做,只会做自己想做的,无论对错,出于对自我的忠诚。所以很多时候小孩子更容易犯一些更深层次的错误而不是大人。

随着年龄的增大,接触面变广变深,对道德这一说法有了更深体会,这个时候慢慢开始深思,处事更成熟了。

道德是一个人的品德,自己的决定其实只是个人一念之差,根本不受外界影响。所以就算做错了,那也是自己想做的。

有些人品德好,有些人品德坏,没有了分界线,按照想做的做,那是不是就乱套了。这个时候就形成了社会规则,下好定义。明确说明哪些能做的,哪些不能做,当我们做了超出预定的线的时候,内心就会不安,觉得自己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自我指责,良心不安。

有了规律,有了走下去的方向,以至于不让自己那么迷茫。

按这样的角度讲的话,其实这些定义都是人为定的,远在古代几千年前就开始积累的智慧,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告诫后生,怎样做才是最好的。

品德的好坏就看你做到了哪个层次了。就因为这个只是一念之差,也是最接近自己内心的想法。

品德差的也无非只是想自己比想别人的多,就是说的自私的人,所以任何一个人行为没有对与错,就算做了一件让别人感到不好的事情,那也是这个人想让自己更好,或物质,或心情,这都是一个个人的自我满足。

但这种满足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所以不被很多人接受,甚至是排斥的。每个人参考着这一个标准,对于一件事的看法也偏向大众化。意思是说不是单一出现的,就像经常看到的点赞行为,就是对这件事的认可赞同,以点赞表示支持,经常都是几千上万的点赞人数,说明这些人在某些方面有了一致的看法。

这样对道德的定义也不知道对不对,也不知道是不是太过于片面性,以偏概全了,很多细节方面或许还有待我探究。

但一个人的品德总归是私有化的,是受一个人对外界的看法,自己的经验和体会总结而来,也是最具个性化的,独一无二的存在。

只要是独一无二的人,那就是独一无二的存在。都是有理可证的。

既有独特性,又是大众化的,这就把人复杂化了。

品德是没有临界点的,跟很多事情一样,都是日积月累的过程。

时间的变化,隐藏着道德的升华。

相关文章

  • 偶感

    道德水平与快乐程度的关系: 有一个道德水平的临界点把这种关系区分为两个阶段。在这个临界点以下,快乐与否以及其程度几...

  • 道德的临界点

    道德的分界线在哪里,一个人做一件事情,无论是对是错,是按自己想做的或者觉得这样做对的方式去做。所以要讲道德,那就的...

  • 模型都是错误的?(7)

    量变引起质变。所谓质变,其实就是临界点。临界点有两种,直接临界点和关联临界点。二者的区别与关系,可以用以下的例子来...

  • 随想录

    总有人假以某种无形高明的手段 似乎总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名正言顺 似乎也随时可以在道德制高点的临界点上勾勒一笔 功利...

  • 查理芒格的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

    硬科学 1.复利计算的公式: 本利和=本金×(1+利率)^期数。 2.物理学的临界点模型 何为临界点? 临界点模型...

  • 简论 “奇点”

    人类历史证明,世间很多事情都存在一个临界点,只要过了临界点,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 这个临界点,也可以称为“奇点”。...

  • 等风来

    庄子第二讲,关键词量变到质变、临界点。这课吸引我的,一个行天运的人必是有德之人,道德经是道与德。那如何才能...

  • 2017-10-25

    爆炸的临界点

  • 儿子真得长大了(172)

    紫雨老师:如果你修对了,临界点到了,孩子自然会改变 如果你修对了,还没到临界点,你这样去盯住,会让这个临界点...

  • 临界点模型在电商活动中的运用

    第七章节 讲述了临界点课程中对临界点模型的定义:临界点模型是高度非线性的,系统在某个点被“引爆”产生突变,一个很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的临界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dgg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