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宗祖庭唯识三十颂 第六讲

作者: e752306317d5 | 来源:发表于2018-01-17 17:26 被阅读1次

唯识三十颂 第六讲

根据马友生居士录音整理 张立新

颂曰

由彼彼遍计 遍计种种物 此遍计所执 自性无所有

依他起自性 分别缘所生 圆成实于彼 常远离前性

故此与依他 非异非不异 如无常等性 非不见此彼

此三颂立三自性,依唯识相求见唯识性。

一 遍计所执自性者,遍谓周遍计谓计度,指有情在见闻觉知中,如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由那些那些相(彼彼)取那些那些名(彼彼),于那些那些名(彼彼),周遍计度为种种法(物),名遍计所执。依虚妄分别种种法(物),如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若法若我都有他的自性差别,总名遍计所执自性。如是遍计所执既非心外(识外)有此之法,理教推徵不可得也,故云自性无所有。

二 依他起自性者,依谓内因(好比种子)他谓外缘(好比土地阳光等),指依他众缘所生诸识及相见二分,无论有漏无漏皆依他自性而得起故,名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者,此依染分在说,如眼识缘色境:一眼识的自种是生起眼识的因缘(内因);二前念眼识不断开导后念眼识,是助生眼识的等无间缘;三境界是助生眼识的所缘缘。有了三缘,还要靠诸多的增上缘:四第八阿赖耶识是助生眼识的根本依,五第七末那识是助生眼识的染净依,六第六意识是助生眼识的分别依,七眼根(视神经)是助生眼识的俱有依,八、九眼识缘境必有一定的空间和光明。余耳识八缘、鼻舌身三识七缘、意识六缘、末那识五缘、阿赖耶识四缘,都是依他自性而得生故,故云分别缘所生。

三 圆成实自性者,圆谓圆满成谓成就实谓诸法实性,指我空法空所显的一个绝对真理,此理即圆满又成就乃诸法实性,名圆成实自性。也就是说,见圆成实性,是在依他起上常时远离遍计所执,而此所显的真实不虚如如不动真如之性:一者体遍一切故,二者体常非生灭故,三者体非虚谬诸法实性故,故云圆成实自性。

问:既然遍计非有,圆成、依他非空,此圆成与依他间的关系如何?答:圆成与依他,此二不即不离不垢不净,说一(非异),不对!说二(非不异),也不对!即非异非不异!如无常等性者,无常是有为法,谓唯识相。性是无为法,谓唯识性。非不见此彼者,圆成实与依他起并不是没有,若偏在依他起上,仍是凡夫。若偏在圆成实上,就是二乘。若在依他起上见圆成实,若在圆成实上见依他起,即见智者!故云非不见此彼。

以上所言,是大乘到彼岸的一只渡船,若能悟到在相上见性,在有上观空,即可依此一佛乘,求见唯识性。

相关文章

  • 华严宗祖庭唯识三十颂 第六讲

    唯识三十颂 第六讲 根据马友生居士录音整理 张立新 颂曰 由彼彼遍计 遍计种种物 此遍计所执 自性无所有 依他起自...

  • 华严宗祖庭唯识三十颂 第七讲

    颂曰 即依此三性 立彼三无性 故佛密意说 一切法无性 初即相无性 次无自然性 后由远离前 所执我法性 此诸法胜义 ...

  • 访古六(仙曲之某篇)

    兴教寺-----唯识祖庭 兴教寺,位于西安城南20公里的长安区少陵原畔,为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一,即唯识宗的祖庭。公...

  • 唯识三十颂讲话,慈航法师

    叁、唯识三十颂讲话 《唯识三十论》之本颂系世亲菩萨最后所作,惜自未释论。迨后由陈那菩萨等先后作释,共有十家,而以护...

  • 成唯识论2

    “又为开示:谬执我法,迷唯识者;令达二空,于唯识理,如实知故。” 解释这个《唯识三十颂》还有一个道理,就是他们对于...

  • 华严宗略要

    华严宗,为大乘佛教八大宗派之一,也是中国佛教八宗之一。祖庭是西安华严寺。 华严宗,依《华严经》立名,故...

  • 华严宗祖庭华严宗简说

    中国佛教宗派。因以《华严经》为根本典籍,故名。又因实际创始人法藏号贤首,也称贤首宗。以发挥“法界缘起”的思想为宗旨...

  • 打开天窗说“禅史”

    从唐朝起,佛教在中国逐渐形成了八大宗派:天台宗,华严宗,三论宗,唯识宗,禅宗,密宗,律宗,净土宗。自六祖慧能大师以...

  • 雪中访华严宗祖庭

    刘力农居士手机随手照 高剑平居士加文 访雪华严寺 西安 李连源先生 题诗 春雪落华严,素裹少陵畔。 院寂塔无语,界...

  • 华严宗祖庭僧教育之我见

    下午,有位法师来访,谈到僧众教育的问题。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经常挂在大和尚们嘴边的话题;也是一个紧迫、根本性的问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华严宗祖庭唯识三十颂 第六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dmu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