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曰
即依此三性 立彼三无性 故佛密意说 一切法无性
初即相无性 次无自然性 后由远离前 所执我法性
此诸法胜义 亦即是真如 常如其性故 即唯识实性
此三颂依三自性立三无性,依唯识性求住胜义无性。
第一个颂说,佛立三自性,可以少方便速证菩提,而有愚夫于彼妄执实有我法自性,增益了即名遍计所执。世尊为了破除此执,于有及无总说无性。这里应知,佛前二时说《阿含》、《般若》,为声闻弟子讲涅槃实相,都是从“一切诸法,无有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在说,这只是了义教(唯识)中的一部分,属密意(方便说)非显了(实说)。佛三时说《方广》,为菩萨弟子讲涅槃实相,都是依“三自性三无性”在说,既方正又圆满,属显了(实教)非密意(方便教),若行者真正通过了三自性三无性,即能依此了义通过不了义了。
第二个颂说,谓何依此立彼呢?
一依遍计所执自性立相无性,谓由虚妄分别遍计所执我法性,好比眩翳人见似空华、毛、蝇,毕竟相体非有,如龟毛兔角,名相无性;
二依依他起自性立生无性,谓由众因缘和合生一切诸法性,好比水中之月镜中之花,此乃有相无体,如露亦如电,名生无性;
三依圆成实自性立胜义无性,谓后由远离前遍计所执我法性,好比太虚空清净无染,此乃离诸分别,如无说无示,名胜义无性。
第三个颂说:
“此诸法胜义”,胜义有四:一世间胜义,谓蕴、处、界三科,与三界九地六道轮回相契合;二道理胜义,谓苦、集、灭、道四谛,能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与出世因果差别相契合;三证得胜义,谓二空真如,由断烦恼障故证我空真如,由断所知障故证法空真如,二障俱空由得世出世菩提涅槃二果;四胜义胜义,谓一真法界,即圆成实胜义无性,是一切诸法胜义谛故。此中所说胜义,是依最后胜义无性在说,为简前三故作如是说。
“亦即是真如”,真如者,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恒常表无变异,谓胜义无性即名真如也。真如复有多名,如法界、实际、佛性、涅槃、无为法等。
“常如其性故”,常者不变,谓见真如者,即能常住胜义无性。“即唯识实性”,常住胜义无性,即是唯识实性。
佛立三自性,是让大乘人快快上船到彼岸;佛立三无性,是让大乘人快快下船住彼岸。
前二十五颂,成立唯识相性。后言五颂,是大乘必须经过的五个位次:一资粮位,谓修顺解脱分;二加行位,谓修顺抉择分;三通达位(见道位),谓修诸菩萨所住见道;四修习位(修道位),谓诸菩萨所住修道;五究竟位,谓住无上正等菩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