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吃货”做翻译

作者: 花间星事 | 来源:发表于2018-09-21 23:08 被阅读40次
遇到“吃货”做翻译

工作日结束去听一个关于“吃货”的讲座。讲座与“吃货”密切相关是因为主讲嘉宾何雨珈自己就是名“吃货”,并且作为《花椒与鱼翅》的翻译者。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英国姑娘,也是一名“吃货”,而书里写的正是这个外国人对中国料理的观察和理解。

坐在讲台上的何雨珈,小小的个子,齐肩短发,文艺女青年的模样。唯一跟我想象中不一样的是,讲话语速有点快,思维活跃,还非常幽默。这个八五后小姑娘,已经经历了人生重大的坎坷,也正是因为一场生死的蜕变,成就了她写作和翻译的梦想。

何雨珈出生在“天府之国”,接到这本书的翻译约稿时,她特别激动。因为在此之前,她的译作有东北和北京的故事。当时被豆瓣上的读者吐槽说,应该找一个地道的本地人翻译。其实,当时她已翻译《纸牌屋》成名,多少对网友的吐槽有点不服气。所以当她遇到《花胶与鱼翅》这本书,非常兴奋。因为她终于可以一个四川人的身份,翻译一本关于川菜的书。

这本《鱼翅与花椒》作者扶霞是英国姑娘,在餐饮界居然非常有名。这个剑桥的学霸,取得了英国文学学士学位,后来以优异成绩获得伦敦亚非学院中国研究硕士学位。1994年,扶霞拿到了英国文化协会奖学金补助后,来到四川大学就读一年。 不料到了四川后,彻底迷上中国美食,于是到烹饪技术学校学习厨艺,在此后的日子里,走访多地美食,并且致力于把中国美食介绍给世界。

两个姑娘都喜欢文学,喜欢美食,虽然相隔重洋,但相见如故,一拍即合。在这本书的翻译过程中,她们不仅成了朋友,更是可以吃到一起的伙伴。她们经常在微信上互动,发自己做的菜,并交流经验。在沟通的过程中,各自表达对于饮食文化的观感,相互学习,突破创新。

何雨珈讲了很多她跟扶霞的故事。非常打动我的一个桥段是:有一年的圣诞节,她们分别做了点心在微信上发给对方,祝贺圣诞快乐。扶霞用月饼模具做了巧克力曲奇,古色古香的中国风味,而何雨珈则做了姜糖饼干,各种花朵,树叶,圣诞星星的造型,可以挂在圣诞树上做装饰,美轮美奂。两个姑娘不约而同选择了对方国家的特色,又融合了自己的精巧创意,不能不说是灵犀相通。

虽然来自不同的国家。天下“吃货”爱美食的热情是一样的。她们结伴去探店,找各种好吃的。平时交流烹调的经验,相互点评。如此有默契的作者和译者,自然成就出了一本好书。

在何雨珈的心里,读书,翻译,美食都是很开心的事,更令她愉快的,莫过于跟人分享这美好的一切。看到她晒自己做的蛋糕,图案是梵高的“星空”,极为精美。找她签书时,特地问了一下是怎么做到的,她轻松地回答:“很简单,网上有教程”。淡定从容的样子,真的太美。

听完讲座,非常喜欢这个性格爽朗,喜欢笑,说话快的四川妹子。更对她翻译的这本书充满了期待。

遇到“吃货”做翻译

相关文章

  • 遇到“吃货”做翻译

    工作日结束去听一个关于“吃货”的讲座。讲座与“吃货”密切相关是因为主讲嘉宾何雨珈自己就是名“吃货”,并且作为《花椒...

  • 吃货们的相聚

    几个吃货好友来乡下相聚,目标就是吃。 吃货遇到柴火灶,遇到大铁锅,吃货们天天吃不够的美食。 三天过去了,每天变着花...

  • 当吃货儿媳遇到吃货婆婆

    婆婆问我想不想吃艾草包,我说好的。结果人家已经在剁馅了,哈哈,婆婆比我还爱吃。可以说我现在胖成这样。都是婆婆的功劳...

  • 继续向美食妥协

    遇到美食根本就停不下来!继续做吃货吧! 吃饱了再减肥吧!

  • 当吃货遇到高手

    因为喜欢吃,所以在休闲的时候会去一些平台学做一些菜。方法很简单,新鲜的食材,适量的调料,合适的火候,把控的时间。 ...

  • 吃货的尴尬

    对于吃货的我来说,走到那风景对我来说不如美食来的诱惑,这次跟老王出行一共有四人,包括我在内有两个吃货。吃货遇到吃货...

  • 端午做吃货

    今天端午节,早餐开始吃,饼干、水果、薯条、汉堡,感觉特饱。 中午跟妈妈吃饭,又一桌菜,喜欢吃的艾饼、醋溜木耳、清炖...

  • 千万别和吃货聊人生 | 菲尝生活

    吃货菲5分钟前: 吃货的人生就像列车,逛吃~~逛吃~~~逛吃 吃货的世界你不懂,好吃的甜品躺着也要吃完 我们先来做...

  • 吃货吃货

    1. 口味吓 单记 老梅园 赤岗水库旁的金刚餐厅 南门口建明排档左边巷子里从外数起第四家 火星镇火星小学对面的“辣...

  • 零食

    我是吃货,儿子也是吃货。跟他抢吃的,其乐无穷。 遇到跟儿子都喜欢吃的东西,我必定会跟他抢着吃的,当然大部分还是到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遇到“吃货”做翻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dzz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