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告白这本书,并不是一次体验舒服的阅读,我花了三天时间读完,很久都未曾缓过神来,地铁上、饭堂里、躺在床上时,那些无言的痛苦就如糖浆一样沉重的漂浮在空气,让人喘不过气来,有时候读得太难受,只能中止阅读,稍微调整休息。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文字功底,细腻到人物的每一个眼神都让你体会到有一种痛苦如同一张巨大的网网住了每一个人。而编织这张网的起点在于:莉迪亚的死亡,她仅有16岁。
无声的告白,沉默的挣扎|爱发梦莉迪亚的父亲是华人,他这一辈子都想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希望成为受欢迎的人,一个不会引人侧目的普通人;莉迪亚的母亲是美国人,年少时背负着母亲的期望力争上游,希望在当时重男轻女的社会中取得成就,一直暗暗告诉自己,绝不要成为自己母亲那样的家庭主妇。
在这个背景成分与众不同的家庭里,莉迪亚上有哥哥,下有妹妹,但因为三兄妹中,仅有她继承了母亲的蓝眼睛,她也受到了父母最多的期望与爱。这些期望与爱逐渐变成她肩头的负担,最终导致了她的离世。
单纯叙述故事梗概难以道出其中打动人心的地方。伍绮诗有着女性的敏锐知觉,她自身的独特背景——生在美国的香港移民第二代——让她超越了身份、种族的藩篱,写下了一个有着世界共通语言的感伤故事。
世上的爱有千万种形式,而有一种爱却总是让人难以承重那叫做背负父母的理想而生活。
如果那恰巧也是你的理想那该多好。我们的父母总是会忘了10几岁的时候爱着什么,渴望着什么,又害怕着什么;因为人总是健忘的,所以40岁不理解30岁,30岁不理解20岁,20岁不理解10多岁,可是明明我们也曾一路走过那些迷茫徘徊的年纪。
也许正是因为年轻时的失败,比如莉迪亚的母亲,年轻的时候没有成为医生,而成为了生活只有丈夫、厨房、孩子的家庭主妇,所以她懊恼,年轻的时候为什么没有人告诉她生活不能是这样的,你可以成为更好的人。
莉迪亚成为了她年轻时候的翻版,她理所当然的认为莉迪亚热爱生物学,极具天赋,物理数学都不在话下,所以莉迪亚没有同龄孩子作为朋友,她只有听诊器、书籍和作业以及靠记忆去记住的那些试卷答案。
她理所当然的认为这是对她最大的爱,她一厢情愿的牺牲了莉迪亚的生活,全然不知莉迪亚心中那些百转千回的恐惧与担忧,不知道她在因为爱而承受些什么。
这样的剧情在书中处处可见,不止莉迪亚,她的哥哥和妹妹同样承受着这种无形的压力,家庭已成为一种牢笼,让孩子们无法呼吸。
这是文章的第一层压抑,来自于那厚重的爱,那厚重的背后是孩子需要一个个去跨越的栏杆,爱越浓,压抑越深。
世上的痛苦也有千万种形式,而有一种分离让人难以承受的便是父母埋葬自己的孩子。
动笔写这个部分其实很难,思绪总是无法集中,一个年轻家庭成员的离开,而且她还是曾寄托着父母全部的希望的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作者告诉了我们:家庭的分崩离析,父母之间的沉默与相互责备,成员对于家庭的逃离,这样的场景描写得太过真实,让人无法抽离这样的情绪。
你以为那是一个伤口,总有一天会痊愈,可是你发现,那是痛苦却又不像是痛苦,在那些不经意的日子里,在那些偶然的角落里,它无处不在,如同一张蜘蛛网,将你网在中心,你越挣扎,束缚得越紧,于是你要找到一个发泄的对象,将这种情绪转化为恨,你才能得以喘息。
于是莉迪亚的母亲固执的认为莉迪亚一定是被人骗了,丢到湖中心,她想象着自己最爱的孩子曾在湖底做过怎样的挣扎,越痛苦越愤懑,对世界对每一个人,她依靠这种痛苦让自己生存。可是警察告诉她,这是自杀。
于是她崩溃了,随之而来的是这个家庭遭遇了接二连三的打击,丈夫出轨、父子关系僵化、母子关系冷淡,最小的孩子常常躲在餐桌下面看着每一个人不敢出声。每一个人都痛苦,这痛苦长了刺,让他们无法拥抱取暖,反而相互伤害。
这是文章的第二层痛苦,来自于生离死别。父母与孩子生死离,那是希望的褪色,起点的坍塌,而肩并着肩一起前行的兄弟姐妹除了血液中流动的着的感情的断裂,还有一种同伴的支撑也一并消失,很多时候,孤单成为了他们的心灵标签,难以挣脱。
幸好作者还是给了一个温暖的结局,终于有人先把自身的刺给拔了下来收藏起来,努力的去靠近这些血淋淋的受伤的心,最终他们尝试相互理解,彼此扶持,父母也开始反思自身的问题,终于不再想要让孩子去完成自身未完成的梦想,终于,家庭里还是有了爱,有了生命力。
整本书如流水般波澜不惊的铺开,情节并不跌宕,但在阅读的过程中,你却慢慢地与每个人物都产生了情感的共鸣,彷佛自身已融入情节之中,慢慢的感受整个故事。最后,你难以区分,那些惆怅与温柔的感触是你的还是书中的她抑或他。
可是幸好,沉浸在这种无边的痛苦之中之后心底有一个声音也开始慢慢清晰,活着真好。
可以感受风从耳边呼啸而过,可以吃小龙虾,可以旅行,可以阅读,爱过恨过痛过,我还在这里努力,让你们的痛苦少一点,我还在努力成长,希望有一天我也有丰满的羽翼,给你们足够多庇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