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271724/e7fcee296068edac.jpg)
直立行走与语言能力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两个重要阶段,前者是人类亿万年进化成果的集中体现,而后者则是心智与逻辑思维的开端。有研究认为,人类与动物在心智上最主要的区别即在于语言能力,因为语言能力为人类抽象思维成为可能,而唯有抽象思维才能形成持久的记忆以及逻辑思考等高级的智力活动。在掌握语言之前,婴儿只能通过哭泣来表达自身的需求,而一旦掌握了语言这个工具,对婴儿来说,仿佛是魔法师学会了咒语,他们不再需要通过哭泣让父母猜测自己的心事,而是可以通过一两个词语去掌控身边的世界,虽然我们都已经记不住当时的具体情形,但对掌握了语言能力的婴儿而言,这一定是个非常神奇的时刻。只要说出“妈妈”或者“爸爸”,就能召唤出需要的那个人,说出“饭饭”、“粑粑”就能解决生理的需求,语言在他们那里,难道不是具有最神奇的魔法吗?
语言能力的飞速发展,在18个月到36个月之间最为明显,因此,在照顾这个阶段的孩子时,语言尤其重要,对大人来说,这也意味着同样可以运用语言的技巧,来和面前这个小小的魔法师较量一番了。
控制冲动的咒语
对孩子来说,语言除了满足需求之外,也是控制冲动的咒语。在没有语言之前,如果孩子思念母亲,往往只能通过大哭来表达,但会说话的孩子,可能会通过念叨“妈妈”来缓解自己的思念之情。需要注意的是,在掌握语言的最初阶段,孩子的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依然是模糊而没有明确界限的,也就是说,当孩子说出“妈妈”的时候,想象中的妈妈的印象已经浮现在他脑中了,在一定程度上,这个母亲是可以起到陪伴作用的,当然,魔法的作用总是有限的,如果孩子发现想象中的妈妈实际上没有办法完全照顾他的时候,可能会重新回到大哭的路上来。元元看不到妈妈的时候,时长会抱着妈妈的衣服念叨“妈妈的衣服”,然后自己可能就会安静下来,在元元身上,这样的魔法直到有一天才完全破灭,元元说自己想念妈妈的时候,奶奶装作要出去找妈妈来给他安慰,这时元元说:“别去了,妈妈上班去了。”在元元身上,这句话标志着魔法的力量与理智的力量之间的角力已经逐渐显现出分晓,用不了多久,他就会从小魔法师变身成为小科学家,进入到下一个阶段了。
语言的魅力除了在这方面控制冲动以外,孩子/或者大人也可以用语言来给孩子一些印象与概念,比如在他还没有学会说话时,就可以听得懂烫、高等一些表示危险的关键词,虽然每个孩子听懂这些词要付出的代价有所不同,但大部分孩子都是可以接受这些警告的。在学会说话之后,孩子也可能通过同样的语言来抑制自己行为的冲动,通过自己说出或者听到禁止性质的词语,来阻止自己还不太听话的身体,也是孩子运用语言的一个魔法。
从魔法师到科学家
掌握了语言能力之后,孩子身上魔法力量逐渐消退的同时,“科学”的精神可能会逐渐浮现,这是他们开始对真实世界探索的分界线。孩子开始不满足于完全的想象与蒙骗,而是试图通过自身的努力去了解世界的真相。在此之前(或者即使在当前),孩子的世界有时仍然会是一个阴森恐怖之境,往往更接近梦幻而非现实,在成人世界里司空见惯的任何事物,对孩子来说都可能是梦魇的开始,一个外形恐怖、发出可怕声音的吸尘器,或者一只可能被渲染的能吃掉一切的蚂蚁或者任何虫子,在孩子的世界里可能都真的恐怖无比(所以最好不要吓唬小孩子,他们的世界里已经有够多的可怖的事物了)。等掌握了语言能力之后,孩子终于可以对每个事物下定义,有概念,所有可怖的事情不再是之前云雾一般缥缈了,在这种时候,他们就会从小魔法师变身成为科学家。他们把杯子从桌上推下去,他们不断重复旋转一个按钮,并不是他们天生调皮,只是他们在寻找世界的真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