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齐帆齐微课琴雪山人消零专题随笔散文
彝族哑巴节 | 每一次出发都是为了更好地回归

彝族哑巴节 | 每一次出发都是为了更好地回归

作者: 小六六m | 来源:发表于2022-02-16 17:14 被阅读0次
    大家好呀,我是小六六,来自云南大理的90后,文字摄影爱好者,喜欢一切美好的事物!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来,那就珍惜当下每个真实的时刻吧!关注我,和我一起记录生活,捕捉美好~

    距离七宣村彝族哑巴节已过去一周了,我才开始静下心来整理这一行的所见所闻。似乎每一次出发回来都要兴奋好几天,整个人处于很亢奋的状态,也因此无法静下来心做其他事情。因为感受过喧嚣,所以更觉安静难得而珍贵。

    每个人都要经历从动到静的过程,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加深,我们会从最初的向外探寻,变成向内静定。从我个人的体验来看,每一次出发,都是为了更好地回归,让自己更能静下心来。

    初七那天晚上在车上凑合睡了一晚,其实并没有完全睡着,迷迷糊糊地就到了天明,依稀能够听到半夜开车来找摊位的人说话,以及汽车驶过的声音。

    没有沉沉睡去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为着第二天的哑巴节太过兴奋,期待这个夜晚可以过得快一些,再快一些,索性就此天明更好,但自然有其存在的规律,四季更替也好,白天黑夜也罢,不是人的意念可以改变的。

    尽管这个晚上没有睡好,第二天一整天我还是精神饱满,丝毫不觉得疲惫。

    晨起下车时明显感觉到一股湿冷,天灰蒙蒙地,但其实已是八点多。夜里看不清,早晨的村子还未苏醒,安静祥和。

    我们开始着手准备东西。过了大概一个小时,太阳光才洒下来,对面的斜坡上一户人家门口,小孩子双手插在裤兜里看我烤肉串,起早的老人也默默地望着下边的人摆摊;陆陆续续地有游人来游玩。

    我的位置在进村口的方向,哥哥在祖鼓房旁边,在我的位置可以看见祖鼓房的方向。

    随着祖鼓房那边的音乐声响起,村子从清晨的冷清渐渐热闹起来,不一会儿那边就已经人头攒动,想是舞会开始了。我在下边守摊,心却已经飞到了那载歌载舞的人群中。

    七宣村的路我尤其喜欢,上面铺满很多小石头,尤其是沿着我的摊位往下去到广场中央,再从广场中央往祖鼓房上去的路。倘若此行只是游玩,一定要脱了鞋子在上面走一走,也许会有些硌脚,但走完脚掌会很舒服。

    广场中央有一个“大哑巴”的雕像,听说往几年大办的时候,要从祖鼓房上方跳舞一直跳到广场上来,路两旁是没有空位的,从上往下看全是黑压压的人头。

    前一天晚上查阅过资料,七宣村“哑巴节”2009年被云南省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可以想象往几年的哑巴节有多隆重。

    而今年因为疫情防控,所以只是简单办一下。沿着广场往祖鼓房的方向走,两旁的树上挂着泛白的红布条,应是往几年留下的,抚摸着这些飘逸在风中的红布条,用心感受着这里的节日气息和民族文化。

    来到祖鼓房才更能感受到节日的气氛,下面还是没有上面热闹。地上铺了新鲜的松毛(松树叶子,如针细,南方称松毛),还泛着一股淡淡的松树的清香。祖鼓房往上一点种了一棵松树。

    傍晚篝火晚会开始前会看到以“大哑巴”为首的当地人围着松树打节拍跳舞祭拜年松。

    有位大叔带着彝族的帽子站在松树旁和两个孩子拍照,我上前与他们交流,大叔朴实地笑着说,这帽子是他的母亲做的,做起来很耗费手工。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我找到了她的母亲,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阿婆,她手里牵着两个气球,阳光把她黝黑的脸晒出一点红晕来。她带着我穿过拥挤的人潮去看其他阿婆做的帽子和服饰。

    一群穿着彝族服饰的姑娘们互相检查妆容整理服饰,准备表演节目。她们的脸上都画了祈福脸谱彩绘,我也是后来才知道这是祈福的,虽然画得有点儿夸张。

    一位彝族打扮的姑娘过来买东西,虽然她也画了彩绘,但仍然可以看出她的皮肤白皙,五官清秀。问她什么时候开始跳舞,她说:“我不跳,我是来玩儿的。”

    除了参加表演的人脸上画彩绘,来游玩的游客也可以画,这是吉祥幸福的寓意。

    除了祈福脸谱彩绘,还有“摸泥黑”,也被人叫做“摸你黑”。有当地人端着一小盆黑泥,蘸满双手后往你脸上抹。很多人都不不可避免地被抹成小花猫,但大家都不生气,反而不亦乐乎,这也有驱邪求平安之意!

    舞会开始后,周围的人挤成一堵墙,几个小伙举着黑乎乎的双手往观众脸上抹,因为清洗问题有的观众不想被抹,逃又逃不掉,后面的“人墙”太牢固,一双黑手便牢牢地捧着你的脸,等你看完表演出来,就是一个花猫脸啦!

    我也没能避开,不过戴了口罩和帽子,黑泥都沾到了口罩上。

    姑娘们脸上画的脸谱彩绘,男子们的身上也画了彩绘。他们光着臂膀,敞露着胸膛和肚皮,裸露的肌肤上都画了彩绘。尤其是“大哑巴”身上,画的是龙神彩绘,要花好大一番功夫。

    舞会开始,姑娘和孩子们相继表演舞蹈。成年的姑娘们穿着彝族特色服饰,头顶着晾晒粮食用的簸萁,款款走来,表演农耕劳作的场面,颇有民族特色。孩子们则手牵手欢快地跳舞。

    还有男子深情演唱少数民族歌曲……

    几个节目下来,大家手牵手一起跳舞,周围的人也加入跳舞的队伍,不管你来自何方,姓甚名谁,男女老少,都可以加入!

    人们沉浸在一片欢歌笑语中,“摸泥黑”也还在继续,每个人的脸都笑开了花!

    这个节日吸引了不少摄影爱好者,我也有幸认识了一位摄影师,据他说,他们年前就在筹备这个项目,我们加了微信,他给我发了一些当天拍的照片。他的微信签名写着:旧时代的见证者,新时代的开创者。

    总有人在一直记录,记录这个时代的印记,我又想起一位摄影师的话,他说:记录本身就是最好的保护。

    傍晚,祭拜年松后开始举行篝火晚会。我一直在想,篝火晚会应该要点火的吧,殊不知晚会已开始很久了。人们围着年松欢歌载舞!每时每刻都可感受到欢乐!

    暮色降临时,我们对面亮起来一串彩灯,两位姑娘支起小桌子,摆放好茶具,怡然自得地喝起茶来,脸上洋溢的笑容让人如沐春风。

    我定睛一看,短发那姑娘不是早上来买东西的姑娘嘛!脸上的彩绘没有了,换了身衣服,但我还是很快认出她来。

    果不其然,过了一会儿,她端着两杯水迎面走过来:“早上买了你们家一份豆腐,挺好吃的。尝尝我们刚做的玫瑰糖水,很甜的。”

    豆腐是花钱买的,可糖水是送的呀,不得礼尚往来?于是我又送了些豆腐和肉串过去。想和她交个朋友,加上了她的微信,知道了她是从上海过来的。后来也知道了她是一名古琴研究生,朋友圈和视频号里有她弹琴的视频,难怪举止言谈大气从容。人的气质是藏不住的。

    后来忙着手头的生意,竟不知道她们什么时候走了,再抬头时,对面已人去楼空。但来来往往的游人还很多。

    一直到晚上十二点多,篝火晚会才结束。村庄开启了睡眠模式。

    收拾东西的时候才发现整个人已疲惫不堪,到家已是一点半。第二天睡醒时,觉得全身乏力,晚上才恢复一点精气神。我知道又要休息好几天才会静下来。

    脑子里还有“哑巴节”的画面,似乎又是做了一场梦,梦里有很多小吃;大哑巴在敲鼓,鼓声响彻云天;人们手牵着手欢歌载舞;嘉贤送来了玫瑰糖水;彝族姑娘戴着阿婆亲手做的帽子拍照;树上的红布条迎风飘舞……

    梦醒了,一切恢复如常。出发是为了更好地回归,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要一直热爱,一直记录呀~

    (文章首发《六味瓶》公众号)

    诚谢 云南爱莲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紫禅老师供图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彝族哑巴节 | 每一次出发都是为了更好地回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gjd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