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清明节,我都会与家人一起步行前往父亲的墓地,无论是艳阳高照,还是细雨蒙蒙,都不会因此而阻止我们的脚步。今又清明,我和家人用完午饭后,便一起出门,前往父亲的墓地扫墓。
一路上人来人往,近处的人,能一睹真容,既有认识的,也有熟悉的,更有陌生的面孔。远处的,那一道道身影有似曾相识的,也有不曾相识的。但无论是从面孔上看,还是从他们的身影上看,都能直接地感受到,他们那阴郁沉闷和哀思感恩之感。
他们有三五成群的,也有只身一人的,一路上他们似乎都是默默无言,还有那远远离去的背影,总是给人一种举步维艰之感,我似乎都能想象得出,他们那是一路走,一路回忆,一路悲伤着的模样。
这时,我便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唐代杰出的诗人杜牧的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此情此景正如诗人所写的诗所言,让人有着无限的哀思和悲伤。
清明既是哀思的日子,又是感恩的日子,同时也是踏青的日子。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这是个悲喜交加的季节,同时也是人们最为敏感的时节。清明节,更能让人们感受到生命之无常和弥足之珍贵。
触景生情,联想到远离我们而去的父亲时,悲痛的心情便格外的沉重起来,泪水控制不住地奔流而下。萦绕在脑海中那些点点滴滴的美好时光,便一发不可收拾地展现在了自己的眼前……
父亲是我们兄弟姐妹唯一的亲人,他健在的时候,我们总会忽略掉他的好,总是认为他很唠叨,又很严厉,总把他的慈爱当做理所当然的事情。当这一切远离我们而去的时候,我们却悔不当初,痛哭流涕,痛恨自己当初的无知无觉。现如今即使自己再后悔,再自责,也都无济于事了。
父亲已然离开了我们,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随乡入俗,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和清明两日,到他的坟墓上上亮、挂青,以此来寄托我们的哀思和感恩!在平时的时日里,在心里默默地祝愿远在天堂的父亲:一切安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