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班里组织大脑风暴活动,受益匪浅。
以前,曾经看到过这么一句话:一个人思考问题的方式决定了他的行为,行为则会影响结果。以前我对这句话是无感的,现在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太对了。
大学期间,我们宿舍八个人,我和另外一位女生都来自外省,其他六位都是本省的。大一大二的时候,我忙着做兼职,跟室友们相处得时间不多,再加上当时自己也不太会为人处世,所以跟室友们相处得并不愉快,等我意识到自己跟室友们关系紧张的时候,已经很难改变这种状态了,即便我想改变,她们也会下意识的排斥。
另一位外省的室友因为跟我走的近,加上她不太喜欢跟人打交道,自然而然也受到排挤。
说句实话,我并不喜欢我们宿舍的人。在我看来,她们真不是我心中理想的室友类型。
室友一,每次晚上十二点前,大家都在聊天的时候,她很少参与,十二点大家关灯睡觉的时候,她会下床把灯打开,顺便打开电脑,开着免提,和某位异性视频,声音还故意开到最大。每次都把宿舍其他人气的要死,有位室友跟她吵架多次,她依然我行我素。记得有次宿舍里某位女生气的想要摔她的电脑,人家在那跟没事人似的,电脑一摊,随便你摔:反正摔坏了你得给我赔新的,气的那位女生跳脚!其他人看不过去,也不愿意站出来说道。
室友二:家里很多长辈都是当老师的,也算书香门第出身了,却毫无教养都。她三不五时的跟男朋友吵架,一吵架就把男生的祖宗十八代全部“招呼”一遍,大早上的,我们宿舍的人还没被闹钟吵醒,就被她的骂声弄的震耳欲聋。
室友三:大三大四谈了恋爱,凌晨三四点就躺在被窝里跟男友打电话,一打就是一两个小时。
室友四:学习好,为人好,有次考试,被人发现打小抄,这才知道她是“伪学霸”。
每次期末考试,其他宿舍的同学都在抓紧时间看书复习,只有我们宿舍的人忙着打小抄。
种种行为让我觉得很难以忍受。觉得跟这种室友相处实在是窝火。
当然她们身上有很多优点,但因为我当时的眼光比较挑剔,看到的都是她们缺点,所以不愿跟她们主动亲近。
遇到事情我这人向来不喜欢低头,但是当时考虑到跟室友不合,给我带来的伤害,我主动低了几次头,向她们示好,可是她们并没有领情,也没有对我接纳,有个别想要接纳我的室友,因为招致其他人的反对而作罢。这样一来反而加深了她们集体对我的排斥,这让我感到特别羞耻和难堪,又加上自己心气比较高,在经过几次的示好无果后,我宁愿收到排挤和伤害,也不愿低头,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大学毕业。
跟室友的不和谐的相处模式,深深的伤害了我,那时候的我总感觉班里其他同学一直用异样的眼光看我,导致我极端敏感和多疑,但又生怕被别人看出来,所以又经常装作若无其事。大学四年,让我感觉活的压抑和痛苦。
现在回过头来,对于从不联系的室友,我并不觉得有什么遗憾,只是为当初那个不会为人处世的自己感到痛心。
若说有遗憾的话,那就是怪自己没有早早认清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也怪自己不懂得为人处世。
直到毕业,我才明白这些道理,并做出些改变。而这,都是血泪的教训。
我们班长说自己大学期间也遇到这问题,刚开始跟室友们的关系也很紧张,他看到的都是室友们的缺点,每次回宿舍都特别不开心。
但是他很快就意识到这样下去不行,因为室友不像班里其他同学,若是不喜欢谁就跟他保持距离少打交道就好了,实在不行就离他远远的,但是室友们则不同,每天住在一个宿舍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老是这样彼此厌烦下去也不是办法,必须得改变现状。
于是他就开始努力观察和挖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
比如,室友一虽然抠门得要死,但是为人比较随和,怎么跟他开玩笑他就不生气,这是优点,自己没有,得学习。
室友二,特别较真,平常大家说个话,要是逻辑不严谨或者用词不对,他能纠正人家大半天,但是他学习严谨,每次考试都是稳拿第一,严谨这一点,自己不具备,可以学习。
室友三,脾气暴躁,一言不合就打人骂人,但人聪明,圆滑,自己不具备这一点,那就学习。
时间一久,他看每个人都是可爱的,别人看他也觉得顺眼。到大二的时候,他跟大家处得非常愉快,宿舍的凝聚力也非常强。
如今,大家依然常联系,而且他也拥有了他们身上的这些优点。
同样的情况,不同的处理方式,得到不同的结果。
而影响一个人行为方式的,除了思想,还有认知。
这一点,我花了四五年时间才弄明白,而班长能短时间内就能意识到问题的所在,并把它处理好,无论是眼界还是格局都比我高出太多。
班长说: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经不起抖的,一抖就是一地鸡毛,而每个人对待鸡毛的处置方式也不完全一样,这种处置方式才是一个人的内核所在,才是一个人身上最最关键的部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