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心理心理专题推荐集
你真的知道孩子现在几岁了吗?

你真的知道孩子现在几岁了吗?

作者: 王学富 | 来源:发表于2017-03-24 12:04 被阅读745次

一天,一位母亲带女儿前来接受心理咨询,见到我时,她赶紧对女儿说:叫爷爷!

她女儿立即很乖地叫我一声:爷爷好!

面谈结束,她又对女儿说:跟爷爷说再见。

女儿又很乖地对我说:爷爷再见!

在后来的面谈中我问这位母亲:你女儿现在多大了?

她回答:20岁了。

我又问:你女儿8岁和你女儿20岁,你对她会有什么不同?

母亲听我这样问她,一开始似乎认为这个问题很简单,但嘴巴动了动却又不知该如何回答。

其实,对于这个母亲来说,这看似简单的问题的确很“复杂”。

在这种场合,她的女儿对我更适当的称呼应该是“老师”,而不是“爷爷”。我在想,这位母亲的年龄只比我小一岁,为什么一岁之差,就有一辈之隔,以至于她让女儿叫我爷爷呢?是出于对我尊重?还是因为我长相看老?

其实这里面有更深层的原因。

这位母亲有20年时间没有出来工作,很少跟社会接触,“不知有汉,何论魏晋”,她自己想永远停留在28岁,而在无意识中她也不想让女儿跟自己一起长大,希望女儿永远停留在小的时候。即使现在女儿已经20岁,在一所大学读二年级。但在她眼中,女儿最多也只有8岁。因此,她对女儿说,“叫爷爷”、“跟爷爷说再见”。女儿就用8岁的样子对我说:“爷爷好!”“爷爷再见!”这位母亲没有意识到,她的女儿已经长大成人,需要学习用成人的方式跟人交往。母亲在无意之间把女儿变得幼小,女儿也就随之变成了幼小。

孩子有自身的成长节奏

有一种心理辅导理论很关注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其中包括三种关系模式:P—C关系,C—P关系,A—A关系。P代表父母(Parent),C代表孩子(Child),A代表成人(Adult)。健康的P—C(父母-孩子)关系中包含一个发展A—A关系的任务,就是说父母应该有意识的让孩子在心理上渐渐长大,从而在他们身上发展出建立成人关系的兴趣与能力。但我在心理咨询的经验里发现,许多心理问题来自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的不适当的关系。

许多中国的父母跟孩子建立的是过于溺爱与控制的P—C(父母-孩子)关系,而孩子跟父母建立的则是过于依赖同时又叛逆的C—P(孩子-父母)关系,那种带有社会兴趣与合作精神的A—A(成人-成人)关系能力却未能发展出来,或者说发展得相当薄弱。同时,健康的P—C(父母-孩子)关系也难以在孩子身上建立起来,这又影响了孩子将来养育自己子女的能力。

在这样的父母眼中,他们的孩子似乎永远停留在8岁,不管孩子长到多大,他们都用对待一个8岁孩子的方式对待他/她。这就影响了孩子的心理成长,甚至可能使他们在进入成人世界之后,依然像一个8岁的小孩那样寻找父母,试图跟人建立一种依赖的C—P(孩子-父母)关系,或者相反,他们有时候又变成了他们父母的样子,跟人建立一种过度保护和控制的P—C(父母-孩子)关系。

所以,真正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关注的不是心理症状本身,而是症状产生的生活根源和症状被赋予的象征意义。就像父母与孩子现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并不只是现阶段生活事件导致的,而肯定有其更深层次的原因。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模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父母一生的幸福

有位母亲,带女儿来寻求心理咨询。女儿正读高三,发展出一种贪食症。长期以来,她控制不住自己大量吞吃食物,同时又害怕自己会长胖,通过催吐等方法再把食物排掉,在反复吃吐的过程中,女孩内心充满了激烈的冲突与焦虑。

在症状的背后,我们了解到,女儿出生后不久,父母到美国去工作,把孩子留在国内。当女儿长到6岁,父母才从美国回来,把孩子接到自己的身边。在他们出国的几年时间里,女儿被寄养在几个亲戚家。他们回来之后,在很长时间里,发现女儿对自己相当漠然。女孩的父母并不了解,父母与女儿之间的依恋关系过早中断,可能在女儿的内心留下一个很深的需求空缺,这空缺又可能成为女儿后来发展出进食障碍的潜意识根源。

进食障碍是一种象征的表达:要把过去失掉的“吃”回来。而在回国之后,母亲出于一种补偿的心理,对女儿更是百般溺爱,满足她的一切要求,反而在孩子身上养成了一种依赖的习惯。母女之间这种依赖的关系也成了进食障碍滋生和发展的温床,它似乎在鼓励女儿——妈妈亏欠了你,现在,你尽管吃吧,不管你吃多少,妈妈都满足你。此时,这个母亲看到的,其实不是已经十几岁的女孩,而是那个在襁褓中饿得哇哇大哭的婴儿,作为母亲,当时没尽到的喂养责任,现在似乎要补回来。于是她给这个“婴儿”喂太多的奶,以至于孩子吃得吐了出来。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父亲前来寻求心理咨询,原因是,最近两天,他的儿子“离家出走”了。我问:你的孩子多大?他回答说:30多岁。儿子30多岁了,父亲说他“离家出走”,这听起来很奇怪。是不是他儿子智力有什么问题呢?不是。

他的儿子虽然30多岁,已经成家,但在心理上未能真正长大,像一个10岁的顽童。进一步了解发现,儿子之所以长不大,是因为父亲在潜意识上不让儿子长大。这位父亲自幼丧父,从未得到父亲的关爱。当他长大成人,为人父之后,这种潜意识里的缺乏依然存在,以至于他在不自觉之中对孩子有毫无节制的溺爱,却不知道这是在补偿自己内心里那块父爱的空缺。而这样的父爱,只会导致一个结果,那就是,他的孩子无法长大。

放手,有时是对孩子最大的祝福

我又想到另外一个母亲,自幼给儿子洗澡,洗着洗着,儿子已经进入了青春期,可她自己却还没意识到。初三的暑假,儿子去参加一个夏令营,母亲因为不放心,随之而去,跟在儿子后面,随时照顾儿子。一天活动结束,儿子跟同学们进一个帐蓬里洗澡,这个母亲担心儿子不会洗澡,没有多想就一头冲进帐蓬,喊着:儿子,妈妈来给你洗!这种情形肯定让儿子感到在同伴面前丢尽脸面,于是大声喝斥她,而这位母亲还感到很委屈,不明白儿子为何要这样对待她。

另一位母亲,她的儿子已19岁,读高三。在咨询过程中,当这位母亲从我这里了解到儿子有了与性相关的生理冲动时,竟然惊呆了,半晌反应不过来,嘴里不停地说:他还是一个孩子呀!

在我们的文化里,父母常常对孩子说这样一句话:不管你多大,在我眼里永远是个孩子。当然,这话含有丰富的情感容量。但是,对于父母来说,如果孩子长到20岁、30岁,还依然把他/她当成8岁对待,那肯定不是爱,而是问题。

因此,面对带着“孩子”前来求助的父母,我常常会问他们:你们真的知道孩子现在几岁了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真的知道孩子现在几岁了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hox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