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学习的定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相对短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以解决一个工作或生活当中的难题为目的着手学习。
思考:这跟我认为的有效学习完全不同,我以为“有效学习”是找到一个方法或模型就可以解决所有课程或者说我以为“有效学习是一把万能钥匙。我还是太狭隘了。
1.学习方法的分类
学习方法可以分为:自然主义和结构主义
自然主义的核心是模仿,它注重知识或技能的表面现象。
例如希望掌握某种语言、习得一种乐器、练习书法等,采用自然主义的学习方法是最好不过的了,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模仿入门的技能。当然,如果想要达到专业程度则不能仅仅只是通过自然主义来学习了,并且这也不单只是学习方法的问题了。
而结构主义则恰好是同自然主义互补的,在自然主义的基础上结合结构主义的学习方法能更好的帮助我们来习得并提升技能。结构主义为的是创造,是要学习一套能举一反三的系统,它 要的是一种质变。质变在多数情况下是由量变引起的,但如果只是单纯的模仿,无论是多少次或多长时间的练习都可能无法引起质变,甚至可能会引起初学者的反感,而结构主义的创造性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它是一种透过表象探索底层关系的系统。
2.效率问题
避免无效学习是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环,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只要我们的学习不是无效的那就肯定是有效的,至于有效的程度在这里反而不重要了。有效总比无效要好。而将有效转为高效则是在我们避免无效学习后的目的了。高效学习的方法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将目标拆碎,针对细节进行反复的练习。带着问题学习,将碎片的知识链接起来”。但这一步其实也不容易,大半人都死在了无效学习这一环,而意识到自己需要有效学习的人中真正做到有效学习的又是少数,至于能将有效学习转为高效学习的人能有多少呢?
3.学不好的原因
学不好就说明技能没有达到专业程度,而要将技能提升到专业程度最好的方法就是用任务来驱动学习。例如,我要升职加薪,对职场人士来说提升职业技能、增加职业砝码是最好的方式。那我就要清楚的知道我的工作技能中有哪些证书是能提升我的专业技能的?为了考取这些证书我需要做什么样的规划?我的时间应该怎样安排?
以上便是我写的关于《如何成为有效学习的高手》部分摘要,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不吝赐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