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昨天,女朋友给我看了一个微博上的话题,标题为“有哪些科普类的歌词”,话题下面,是一个个网友脑洞大开的回答:
“猪,你的鼻子有两个孔”
“爸爸的爸爸叫爷爷”
“东汉末年分三国”
“啊五环,你比四环多一环~”
......
我们并排坐在路边的长椅上,笑得喘不过气来,然而当我们在前排评论中,突然看到下面这句时:

我们一下子都顿住了,心里有点酸,但是也暖暖的。
小时候听过无数遍,也唱过无数遍的歌,今天再遇到,还是会让人心头一颤,因为“妈妈”两个字,在每个孩子的心中,总是那么有分量。
(2)
每当想到母亲,脑海里总会浮现出那一天的画面。
小外孙趁着姥姥在做饭的功夫,拿着姥姥的手机摆弄了半天,姥姥发现了,就问:“你拿姥姥手机干什么呢?”
他笑嘻嘻地把手机递到姥姥手里,说:“您不是总说记不住电话号码吗?您看,我刚刚都给您设置好了,以后您要找我妈,就按住1键;要找我老姨,就按住2键;要找我舅舅呢,就按住3键;如果要找我爸,那就按4键......”
姥姥微笑着接过手机,说:“行啦行啦,太多啦,记不住啦——记不住啦......”
小外孙给她讲了好几遍,她才终于弄清楚数字123就分别对应老大老二老三,可是再往后面的,就怎么也记不住了。
最后,他也放弃了,就说:“那您就记这些吧,其实也够用了。”
他看向坐在旁边的母亲,她脸上挂着温暖的笑容,可是眼中却泛着泪光,这泪光里分明是伤感与惆怅。
于是,他下定决心,要让自己的母亲在老去之前,多记一些这世间的温暖。那一年,他10岁。
然而十多年过去了,学业越来越重,工作越来越忙,儿时的希望竟慢慢变成了奢望。又到一年母亲节,才发现自己已经亏欠太多太多了。
十分钟前,他拨通了母亲的电话,说:“我在回来的火车上了,晚上就到,等我吃晚饭呀!”
对面的先是静了几秒钟,随即就传来了母亲那兴奋而沙哑的笑声,这边的他却一下子红了眼眶。
(3)
母亲似乎是世界上最厉害的人。
做得一手好饭菜的,是母亲;
扫得一手好房间的,是母亲;
黑漆漆的小路上,牵起孩子的手的,是母亲;
摇晃的房屋下面,把孩子抱在怀里的,是母亲;
在孩子出门前,能把一切细节都考虑周全的,还是母亲;
......
母亲那么厉害,厉害到让我们把这当作了理所当然,厉害到让我们几乎记不起来,她也曾是一个青涩而弱小的女孩,而且这个曾经并不是很远,大概只到生下孩子之前。
从变成另一个孩子的母亲的那一刻起,她就披上了世上最坚硬的铠甲,成为了孩子的保护神,她发誓决不让孩子的眼泪掉到地上,而对于自己的眼泪,却从此只能滴到自己心里了。
哪有什么一夜之间的成长,无非是被母爱全副武装罢了。
明明还是那个弱小的自己,却不得不强装作一个无所畏惧的“大人”,只是没想到,装着装着,就真成了一个大人,又装着装着,竟成了一个老人。
(4)
老舍先生在一岁半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从此都由母亲一个人抚养长大。
时过中年,老舍先生写下一篇《我的母亲》,文中提及了当年在外打拼的时候,对母亲的感情:
母亲怎样想念我,我可以想象得到,可是我不能回去。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象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我怕,怕,怕家信中带来不好的消息,告诉我已是失了根的花草。
的确,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一种极大的悲哀。
然而如今的我们呢?我们正青年,前面的梦,我们有时间去追逐;远方的父母,我们也还有机会去孝敬,这明明是阳光正好的时候,但我们却总也不懂得珍惜和享受这些好处,倒是为了几个钱的事情,动不动就泪流满面。
大学里,一年父亲节的时候,我在朋友圈里说:“你成长的速度,一定要比父亲老去的速度快一点才行。”一句话感动了很多老师和同学们。
后来我发现,二三十岁真是人生最美的年纪,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正值壮年,精力充沛,有打拼的资本,更重要的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快速成长,而父母才刚刚开始老去,换句话说,我们成长的速度真的会快于父母老去的速度。
二三十岁,我们有了能力,父母也还有精力。因此无论你是要带他们出去走走,还是让他们享受更好的生活,或者只是好好陪陪他们,二三十岁都是你最应该把握的时候。
今天是母亲节,布丁要祝天下的父母都节日快乐,但转过头来也要对年轻的你说:
一年有365天呢,不要只有在母亲节和父亲节的时候,才想起你还有一对爸妈在家里。
往日文章:
关注红色的布丁,每天读一个来自布丁的故事,加油成为更好的自己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