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流行一个词,叫“干货”。
通常的观点:我们看了一篇文章,往往对这篇文章的褒奖的评价就是“干货满满”。
看了大量“干货满满”的文章,到底能有多少收获呢?
我们中国以“干货”著称。古代的那些经典书籍基本都是干货。比如《孙子兵法》,比如《道德经》。实际上,所有的成语其实都是“干货”。这些干货满满的书,又有多少人能看懂呢?
我们有很强的把“湿货”处理成“干货”的能力。这一点跟国外大不相同。西方人写书的名字,比如《三个火枪手》,《茶花女》,《福尔摩斯探案集》。我们的书名往往是《西游记》而不是《一个和尚和三个徒弟的取经史》,是《红楼梦》而不是《贾宝玉和大观园的女人们》。
“干货”的特点,就是被高度抽象,我们仅仅从名字看不出来书的内容。只有看了内容,才会恍然大悟,回头再看书名,觉得妙不可言。比如《红楼梦》,比如《聊斋志异》。
一本书,被抽干水份而成为“干货”容易,但是还原起来重新变成“湿货”就很难了。著名的钱钟书老先生的《管锥篇》,就是非常干的“干货”,即使那些觉得自己已经很牛逼的人物,想把《管锥篇》还原成“湿货”,也是如蜀道之难。
所以,时下有很多把书的水分抽干的各种“好事之人”。一本书被抽干了水分,对于那些没看过这本书的人来讲,就算如获至宝地学习,也很难理解书中的妙处。这就像你把一节课的学习笔记交给一个没上过课的人。
最重要的是,当没有了具体场景,你就不知道这“干货”能用在哪里,如何使用。一切都靠猜。如果书读了不会用,又何必非那个劲呢?
通常我们读书的过程,确实是一个把水分抽干的过程。但是却不能安相反的顺序。如果直接读没有水分的“干货”,就会食之无味,不知所云。必须要经历从“湿货”提炼到“干货”的过程。当然,你还可以把这干货,再用你自己的语言还原成你的湿货。
比如弗兰克尔的《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讲的就是通过生活,找到生命的意义,而不是先赋予生命一个意义,然后再去生活。如果没看过这本书,如此“干”的结论,你确信你能还原成“湿货”么?
我们知道的很多人生的道理都是干货,比如,要想成功,就一定要“努力和坚持”。这“努力和坚持”就是很干很干的干货,但是有什么用呢?一个本该成功的人,因为不知道这个干货,就会导致不成功么?而一个成功的人,难道就是因为知道了这个“干货”而成功?
喜欢“干货”的心态,其实就是“速成”的心态,总是希望有一种什么奇妙的方法和理论,能让自己快速变成很牛逼的人。所以,速成就变成了时下各种不靠谱的培训的最大的幌子。如果你进步了,就说是他的“干货”给你的影响,如果没进步,就说是你的“努力”不够。
褚时健85岁创业,创出了互联网的橙子。所以,对年轻人来讲,其实还有很多时间。李笑来说,跟时间做个朋友。相信时间的力量。别让“速成”和“干货”把自己变得干巴巴的。美好生活从“湿货”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