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崔律阅读营·Day13-2.4 日志】
这是2019年5月5日“100天崔律阅读营”之“2.4周末加餐课:
聊聊买书·读书·拆书的那点事儿” 的学习日志。
作业片段:时间记录与事件
片段:《奇特的一生》
•P87(DAY34)
•我们的记忆是靠什么?靠事件。我们的生活是拿事件来做标志的。它们仿佛是路标,路标之间却是一片空白……比方说,自从我写柳比歇夫的小说以来,最近这几个月的时光都跑到哪儿去了?伏案写作的时间本身并不多,这些日子都干什么了?我可是干事儿来着,一直忙得很,究竟忙些什么,却记不起来。是瞎忙还是忙的正事——这90天该怎么总结呢?光这几个月倒也罢了……
•以往,年轻的时候,每逢过年,我总是猛然想起,一年又过去了,我决心要做的,并且也向别人保证了的,又没有做成——一部小说没有写完,诺沃戈罗奇纳没有去成,有些信没有回复,同谁没有见成面,又是什么没有做……拖啊拖,结果是拖无可拖了。
•如今我尽量不去回顾。随遇而安吧,干了就算了。债务太多了。
•当然,我也不愿意承认我是破产了。最好不去想它。最聪明的办法是对自己的生活别去思考。
——————————————————————————————————————
我的阅读理解:
今天的阅读理解分成三部分,时间记录与实践、从一段时间的回顾到一年的回顾、疑惑。
< Ⅰ-时间记录与实践>
我们的记忆、我们的生活都是靠事件进行记录的,而对于事件的记录,其实就是时间记录。
它的特点是,事件是一段时间的纪录。
①用主要事件标记生活/记忆。
在我们的一生中,在我们的自己的生命历程里,在我们的生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都会用主要事件作为这段时间的记录。
②小事儿/琐事儿往往被忽略
小事儿、or生活琐事往往是被我们所忽略的。我们不会把我们生命中的每一时、每一刻都进行记录,所以也就会忽略到一些小事和琐事,当我们回顾的时候我们也就不会知道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更没有办法对我们自己的时间花费进行分析和解读。
< Ⅱ-从一段时间的回顾到一年的回顾>
通常在年初的时候我们会对新的一年有所期许,甚至会做新的一年的计划,但是往往在年尾回顾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这一年什么都没有干。
【拓展】这是为什么呢?
①这就说明我们在年初制定计划的时候只是制定了一个大的方向和目标,但是对于这个方向和目标,是没有具体分解成小计划和小目标的。更没有落实到具体的时间阶段、时间点,即把事情和时间相连接,结合在一起。换句话说,就是没有具体的行动步骤。
②我们没有做定期的回顾。我们对于自己制定的计划没有定期回顾,也就不能够及时的进行检验和监督我们计划的执行情况,但在这段时间即将结束时,即年底总结候,自然会发现有些事情没有做,年初的计划落空了。
/结果/:
这样周而复始的结果就是我们不愿意做回顾了,因为在做回顾的时候会发现:我的天哪!我有这么多的事情没有做,这么多的债没有还,无形当中的压力自然就会增大,也会感到伤心,没有成就感,最后造成心力的损失。
< Ⅲ-疑惑>
「原文」:我也不愿意承认我是破产了。
「疑惑」:这里的破产到底指的是什么呢?是指作者本身的资产破产?还是作者想把“时间计划没有执行”比喻为“破产”了。
「原文」:而最聪明的办法是对自己的生活别去思考。
「疑惑」:这里又是指什么呢?是在回避吗?作者没有从正面理解的角度来说,我们是要回顾我们的过去来检验我们过去做事的成效,而是作者这里用“最聪明的办法是不去回顾”,是不是一种反向的发问呢?
2.我的课后实践:
分类整理书柜,小说、散文、纪实类书籍、学习类书籍(主题阅读)
3.我的疑问(周六答疑):无
4.任何想说的话:
>过了一个极度“奢侈”且“疯狂”的五一假期,之所以称之为“奢侈”,是因为可以有大把的时间“荒废”(不记得都干了些神马…);之所以称之为“疯狂”,是因为确实是各种玩+各种吃。
这个假期的'实践'对于我来说再次证明,假期就是一个打破“习惯”的过程,没有了每天的早课、没有了每天的日志,虽然在5点还会自然醒,虽然出行带着“书”,但还是在各种的打破“习惯”。——回顾我的五一假期秦皇岛之行,用今天阅读的选段,就是“一直忙得很,究竟忙些什么,却记不起来。”
今天终于恢复了,心也平静了很多,继续吧~
5.【学霸题】分享我的买书·读书·拆书小妙招:
>人群推荐:微课、朋友推荐的书,放到购物车内,集中购买;
>排行榜推荐:上新or持续高榜单,看评论于我是否有用,想看都会购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