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在伐齐战中,燕将乐毅如猛虎下山,闪电一般将齐国大部领土收入囊中。本节故事,我们来看看在伐齐战的收尾工作中,又出现了什么情况。
自译部分
当初,燕军攻打安平(山东淄博市东北)时,临淄市掾(市场监管员)田单恰巧在安平,他命族人用厚铁包裹马车轮轴两端。等到安平沦陷时,城内民众都夺门逃离,以至于人挤人,车挤车,车轮轴互相撞击,纷纷断裂,那些互相挤压的人们,落车的人们都被燕军所擒。只有田单早做打算,依靠坚固的车轴,幸免于难,于是直奔即墨(山东平度市)。
当世时,齐国领土都被燕军占领,只剩莒(山东莒县)、即墨没有沦陷。
燕将乐毅集结右、前军,包围莒。集结左、后军包围即墨。即墨大夫出战阵亡。
即墨人说:“在安平之战中,田单族人靠坚固的车轴得以脱险,肯定多谋略善兵法。”于是推立他为新城主主事以抗燕军。
乐毅围困莒、即墨两个规模并不大的城邑,一年多了,竟没有攻克,于是下令解除包围圈,离城九里驻营,下令说:“城中但有居民逃出的,不要逮捕,生活困难的发放补助,让他们重操旧业开始新生活,好好安抚投奔的民众。”
但是过了三年,乐毅仍未将这两城攻克。有人就向燕昭王说乐毅坏话,:“乐毅智谋过人,伐齐,呼吸之间攻克七十余城。现在就剩区区两座小城不能攻克,不是他攻克不了,而是他想靠着这三年时间,仗我兵威而收服齐国军民民心,以后能顺利占齐地称王。现在齐人民心收服的差不多了,为什么还没称王?是因为他还顾虑在燕国境内妻子的安危。但是,齐国美女众多,不久之后,怕流连美色,忘却自己的结发妻子。希望大王明鉴,赶紧决策处理此事。”
读书笔记
1、两个故事,一个是田单在齐国困境中出人头地。第二个是乐毅在顺境中地位岌岌可危。这是我个人的理解,其实本篇大故事在原文中是不分段的,这么一串故事只是摘取了原文一大段故事的二分之一左右。
前半段故事不管司马老先生有意也罢无心也好,从我的个人角度理解,从逆境顺境两个人经历的不同事件的对比,正是在说明着人生的变化无常。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田单,齐国远方宗亲,开始只是一名平凡的市场秩序管理专员,却因心思缜密,提前规划,在安平之战中,不仅保存了宗族血脉,更是在即墨一飞冲天。乐毅,在顺风顺水的齐国讨伐战中,却因功高震主,遭到朝野猜忌。
所以说人啊,历史啊,圣贤啊,中国的文化啊,都在不停强调人不能得意忘形,不能一蹶不振,在修炼基本功时,还要修炼平和的心态。世事变化无常,人的境遇也不总是高峰不总是低谷,要打不死。
2、关于乐毅为何三年不能攻陷两邑确实是值得深思。苏轼曾评论,“然乐毅以百倍之众,数岁而不能下两城者,非其智力不,盖欲以仁义服齐之民,故不忍急攻而至于此也。”是说乐毅对两邑的最后攻坚克难战中,想收服民心,转变齐民对燕军的暴虐认知。
在历史记载中,燕军伐齐在一开始确实是摧枯拉朽般夺下了大部分领土,并也抢劫了许多财富送往燕国,所以导致了齐民众对燕军十分痛恨,龟缩于两邑顽强抵抗。
在伐齐前夕,我们也记得剧辛曾劝说乐毅稳扎稳打,乐毅不从,随即开展闪电战,烈火燎原般侵占了齐国领土。但此时,战争的行进被按下暂停键。说明乐毅已经开始转变思路,开始考虑战后的统治和重建问题。也许这些也请示了燕昭王,经过燕昭王的首肯。
也有人说田单在即墨号令民众,众志成城抵抗,以至于乐毅没有收获。三年时间,一座小城,饿都饿死了。以战国时期的白刃战战法,我不太相信是因齐国反抗力量太强导致时间的拖延。
还有人说各诸侯怕燕国一家独大,暗自资助齐国。这个说法也有可能,但也不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3、乐毅的拖延,导致了朝堂的不满,风言风语四起,谗言直接进上。我们在下一个故事中,看看燕昭王的处置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