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功,想升职,你得拥有计算机思维

作者: 鸣鹿11 | 来源:发表于2017-12-07 21:45 被阅读71次

    2017年年底到了,很多人都开始考虑自己的职业生涯了,很多人觉得已经碰到了职业天花板。

    有些人在相关行业工作多年,也管理着几个人,可是向上看一下,领导同样是年富力强,自己确实也很努力,可是完全看不到升职的机会。

    其实这完全是思维方面的问题,如果想让自己的境界提升,那么首先得让自己的思维提升一下,让自己拥有计算机思维。那么什么是计算机思维,如何才能拥有计算机思维呢,我们先从大数字和小数字说起。

    作为人类,因为我们生存环境的限制,其实我们对很多的大数字是没有什么概念的。

    在原始社会,人们还没有发明出计数方式,那时候得到什么东西了,就在墙上画一条线来表示,后来有了正字,可以五个数字五有数字的表示,一直到200年前,人们还在为生计发愁,认字的人都不多,很多人根本就不认数,对于大数字,也就是知道几千,几万,几亿,再向上,基本上就不知道如果记数了。

    王健林的一句话,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个亿,在2016年曾经红遍了大江南北,成了热词,击中人们内心那个点的根本其实就是小目标和1个亿之间的反差,因为对于一般人来说,1个亿这一辈子也不可能挣到,所以被冠以小目标,实在是无法接受的概念,如果说是大目标,那还差不多的。

    所以,对于王健林来说的小目标,对于普通大众来说,那就是超级大目标,那就是财务自由。这完全是跟所处的环境不同,所以眼中的世界也完全不同相对应的。

    这时候,我们可能会想,如果真给我一个亿,我其实也是可以处理的吧,我们很多人都回答过,“如果你有了一个亿,必须在一天之内花出去,你会怎么花“这样的问题。

    但真实的情况是,对大数字没有概念的人,其实是很难想到生活在大数世界的人是如何生活的,吴军博士在专栏里介绍了一个关于鞋子的案例。

    在吴博士上课的商学院,他曾经要求现场有超过100双鞋子的学员举手,据吴博士说,MBA班的一般有一半的女学员会举手,而EMBA班的一般会有超过80%的女学员举手。之后博士再让不超过10双鞋子的人举手,有些男生会举手。

    然后吴博士让他们各自说一下自己管理鞋子的方式,鞋子不到10双的学员,都是随便放的,出门前扫一眼,然后根据衣服挑一双。而鞋子超过100双的女学员,无一例外的进行了分类管理,是啊,100双鞋子,就是每双打量一下用时20秒,也会用去1小时的时间的。

    你想一下,自己的鞋子会分类吗,所以,生活在大数字中的人,他们的思维方式就是不一样的,而计算机,最初被开发出来,就是为了解决大的数据问题的。

    所以,跟计算机学习一下思维方式,绝对是非常靠谱的。

    2

    1946年,人类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时,每秒钟能进行5000次加法,这完全就已经是人类无数想象的了。

    起步就已经是这么高了,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它的提升速度,根据摩尔定律,计算机的性能毎18个月就会翻一番,基本上就是每5年会增长10倍,每10年会增长100倍。

    2017年11月13日的全球超算500强榜单中,我国无锡国家超级计算中心的“神威·太湖之光”以每秒9.3亿亿次的浮点运算速度第四次夺冠。从5000次到9.3亿亿次,中间只经过了71年。

    那么,我们怎么样做才能拥有计算机思维,能够让自己进入不同的世界呢,吴军博士在他的专栏里介绍了一个方法,就是做事情的三条边,非常直观,而且操作性很强。这里为大家详细剖析一下具体的内容,下面是三条边的示意图。

    做事情的三条边

    下面一条终是最基础的基线,就是目前在此领域人类已经掌握的知识,对于个人来说,就是到目前止,你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这个线对于不同的人当然是不同的,专家一定是比新手的基线已经高出了很多的。

    很多家长为孩子报很多的培训班,让孩子从小学习很多的东西,其实也就是希望自己孩子的基线比同龄的孩子更高一些,以后的竞争力也就会更强一些。

    吴博士特别说明,我们所有的工作都应该从这个基线开始,而不应该从基线下面开始,如果你所在的领域,已经有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已经有了很多积累,你完全没有必要去自己研究,如果放着已经有的成果不去研究,非要自己去摸索,那么起点其实就是在基线以下的了。

    就拿简单的阅读来说,我们认为自己都是会阅读的,然后拿起一本书就开始读了,其实如果想真正多读书,读懂书,市场上有非常多的相关阅读的书目,人们已经总结出了很多快速阅读、精读、略读的经验,自己从头学起,其实就是从基线以下开始的。

    而上面那条线,就是理论极限,是无法突破的,我们都知道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可是在每个时代,每个领域,都是会有极限存在的,你必须充分了解这些,然后才不会出现意想天开的想法。就想发现永动机这件事情,已经证实了是不可能的,可是还是会有人去尝试,水是不会变成油的,隔一些年还是会有类似的项目吸引很多的投资人。

    知道了基线的存在,知道了理论极限的存在,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如何从基线向理论极限靠近的过程了,两条线之间线下面粗,上面细,是因为集中的下面的人占了绝大多数,而越向上,就越难,因为下面的人多,所以想达到这样的高度,前人已经总结出了很多的经验和可行之路,而越往上,经验就越少,需要创新,需要探索,而越向上,能达到的个人成就越高。

    那么,在真实的生活中,如何更好的理解这三条线的应用呢,吴博士给大家举了一个很典型的案例,为了方便叙述,在这里,我们管主人公叫刘斌。

    刘斌是目前投资界非常有名的人物,但是他的成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最早刘斌是在企业工作的,经过多年打拼,在业内也算是声明显赫,在工程师群体中有很高的号召力,所以最开始他想做投资的时候,很多金融界的人都表示非常愿意跟他合作。

    但是刘斌很快就发现,这些金融界的人并不是想把钱给他,让他来投资,而是希望通过他的名气拉到其他人的投资,这跟他的初衷完全不一样呀。

    于是刘斌去向一位企业界内的泰斗咨询,老先生一直很欣赏他,所以跟他说,你目前基础有了,就是你在企业界的地位,目标也有了,就是你希望能做投资,但是因为你没有达到目标相关的经验,所以缺少一条通道,想达到目标,就需要一步一步把通道搭起来,并给了L一笔投资。

    于是L君重新定义了目标,他开始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从企业界融资,接一些大公司有需要,但是不愿意组建团队来完成的事情,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走,因为有经验,很多项目很多盈利了,最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凡是跟最终目标不相关的项目,不管有多少资金,不管有多大的诱惑,刘斌都坚定的不去做。

    这样,逐渐的,刘斌在投资上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经验,他在基线跟目标之间,一步一步的搭起了坚实的通道,然后,逐渐开始有投资人愿意把钱直接投给他来管理了,他建立起了自己新的基线。

    我们很多人,基线肯定是有的,毕竟工作了那么多年了,理论极限也是清楚的,可是如何找到从基线到理论根限的通道,就是很多已做不到的了,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在那个粗粗的底层挣扎,没有刘斌那样清楚的目标。

    所以,如果想成功,想升职,想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拥有计算机思维吧,找到那条通向目标极限的通道,并且一直走下向吧。

    无戒365极限挑战日更营 第37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想成功,想升职,你得拥有计算机思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kal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