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 孩子才肯说》
英文书名:How to be the parent you alwayswant to be
1. 孩子们总是为了一件我们看起来很无所谓的事情闹脾气。当孩子不开心的感受遭到否认或者忽视时,他们会更加难过。及时父母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也没什么效果。孩子们希望父母了解他们的感受,有时候只是倾听就可以,有时候需要“哦”“嗯”简单回应让他们知道你理解了,有时候需要帮助他们说出他们的感受,有时候可以用幻想(游戏)的方式给予。即使孩子的行为需要制止,也不妨碍我们去接纳和理解他们的感受。
常用话术:
“我知道这让你很不开心”
“你不太高兴,是吗?”
“你现在一定希望……吧?”
“如果能变出一个大大的玩具就好了,这么大,这么大(带手势)”
2. 指挥不动孩子们去做我们要求的事情,很让我们恼火。当我们职责、辱骂、威胁、命令的时候,孩子们很难乖乖听话去做。我们应该用最最简单的词语和句子描述我们所看到的,给出简单的理由,提供如何解决的选择,表达自己的感受。如果孩子识字,还可以写便条。
场景举例:孩子刷牙的时候没有关掉水龙头。“我看到水龙头在滴水。即使慢慢滴水,每天也会浪费掉很多水。我感到很心疼。你可以用左手或者右手关掉它。”
3. 很多人认为惩罚可以让孩子“长记性”。事实上,孩子的真实想法可能是“我讨厌妈妈,我要报复”,可能是“也没有怎么样,下次别被抓住”,也可能是“我真是个坏孩子,活该!”惩罚并不能激励孩子做事有担当。正确的做法是:
第一步,倾听并回应孩子的感受和需要,记住不要评论,要鼓励他把所有感受都说出来,然后总结孩子的观点;
第二步,非常简短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第三步,邀请孩子一起寻找解决方案;
第四步,写下所有的解决方法,注意不要对想法的好坏做评论;
第五步,挑出哪些可以接受、哪些不可以接受,以及如何执行;
第六步,达成共识,可以张贴在醒目的位置。
但是,也许孩子并没有很好的执行第五步的解决办法,这时候,把它当做考验自己的机会,耐着性子对照步骤重新来过。
4. 赞赏孩子是必要的。但是,不恰当的表扬(评论性的表扬,比如聪明、漂亮)不会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反而有害。正确的表扬方式是采用描述性的表扬,描述看到的具体行为或描述自己的感受,用一个词总结(毅力、坚持、勇敢、负责等)。
有时候,我们就要忍不住出口指责,这时候,可以从相反的角度提醒自己,我们可以去指出或者表扬孩子已经完成的那小小的部分。比如,面对磨磨蹭蹭不肯穿鞋出门的孩子,我们可以说:“你已经穿好了衣服,吃完了饭,就剩下穿鞋了,然后我们就可以出门去公园了。”
如果孩子确实做错了事情,又非常敏感,无人责怪也会嚎啕大哭、失落低迷,可以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比如,“哇,你有了新发现!原来摇晃杯子,果汁就会撒到衣服上。”
5. 即使我们耐着性子做到了前面4点,但也难免有情绪崩溃、难抑愤怒的时候。你可以用一个词把自己的怒气吼出来,“毛毛,看路!”,可以说出你不开心的地方并且表达期待,“我不想看到满地垃圾,希望这里被收拾干净”,还可以用更多表达愤怒的词语,生气、恼火、愤怒、暴怒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多用“我”,描述和表达自己,而不要用“你”指责批评对方。必要的时候,直接采取行动而不要停留在口头发泄。我们不是完美妈妈,谁都会情绪失控。平静下来后,不妨和孩子分享这一过程,表达自己的歉意和爱意。这也是帮助孩子们理解情绪、处理情绪、提高情商的一次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