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者在关心人的每一个方面特征的完善的同时,任何时候也不要忽略人的所有各个方面和特征的和谐,都是有某种主导的、首要的东西所决定的,那就是道德教育。
特别是一些智力发展有限的儿童,教师的任务就在于不要让他们感到不平等,感到不幸,使这些学生获得自己的精神生活的完满幸福,享受劳动和创造的欢乐。
那么如何让智力发展有限的人体验到劳动和创造的欢乐呢?千万不要把学校和学生的精神生活仅仅局限在掌握教学大纲所取得的成绩上,教师要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为他打开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在这个领域里体验到自尊感、获得成就感,这是教育学循环的最重要的一部分,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去获得成就,进而激发他想要继续克服困难的决心。
和谐教育就在于,要使我们所教育的每个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精神生活丰富的领域,而所谓的差生、学困生,就是仅仅把学习、掌握知识当成唯一表现自己的领域,是“非和谐”教育的后果。
2.知识学习在学生眼中变成了苦事和沉重的负担,这正是缺乏和谐教育的后果。学生只有在精神生活的一方面体验自己是一个够格的人,那么也会促进他去积极地掌握知识。
如何使学生乐于学习,乐于去掌握知识呢?用责任感去教育学生,让学生从幼小年纪开始,从亲身经验中体验:生活中有困难所在,有许多事要付出极大的体力和脑力,有允许做的事和不允许做的事,有值得赞扬的事和受谴责的事,有道德高尚的事和卑微可耻的事。教育者的任务就在于:要使自己的学生遭遇困难,在困难中萌发感恩心和责任感。
3.教育的任务在于形成和满足精神上的需要,不使儿童丧失在对物质的片面追求上。学生在学习、掌握知识,实际上却没有精神生活。学校的精神生活,既包括激发、发展和满足各种与必修的学习没有直接联系的智力兴趣,又包括知识的活用,还包括创作活动和独立的智力发展、个人才能、志向和生活目的的形成。学校要形成丰富的精神生活,使每个人都能找到发挥自己的场所。
4.让劳动在学生生活中成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这个时候的劳动是一种独立于学习、上课、完成家庭作业之外的精神生活的因素。要使一个人从童年时代就培养他对劳动的认识,把劳动看成是需要智慧的、非常复杂的事情,然后树立起劳动者的尊严感。
那么我们为什么又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去学习知识呢?毕竟很多劳动不需要丰富的知识,因为这些知识在劳动者的生活中是最主要的精神财富,在这种精神财富的基础上,会产生、形成、确立起新的智力兴趣。所以我们要在每一个未来的劳动者身上,培养起一种对知识、文化和美的向往。苏氏也指出:牢固的、深刻的、理解透彻的知识,对明天的物质生产劳动者,对未来的父亲和母亲绝对的必不可少。正是这些基础知识帮助他保持精神生活的丰富性,时刻体验到一个做人的尊严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