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故乡童年
民俗风情之一/土灶

民俗风情之一/土灶

作者: 听蚂蚁唱歌 | 来源:发表于2019-02-14 13:22 被阅读265次

在农村,每家每户都砌有锅灶(也有叫土灶的)。

一般是三膛灶,人口多的人家有四膛灶,现在外出的人多,二膛灶的也不少。

民俗风情之一/土灶

“大锅饭,小锅菜”,用土灶铁锅煮出来的米饭是电饭锅闷出来的米饭不能比的。特别是用柴火星子炕出来的锅巴,嘣脆透香。

锅灶对于乡人来说,其地位很重要,乡人信奉的灶王爷被称为一家之主。每年腊月二十四,迎接新年的第一个重大仪式就是“送灶”。给灶王爷嘴上抹上蜜汁,高香送上天,“上天言好事”。年三十,再一次鞭炮齐鸣,红烛烁烁,迎灶王爷回归家庭,“下界保平安”,享受春节的饕餮大餐。

以农耕为主的乡人,对灶王爷和土地爷的信奉是最扑素的思想。“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灶王爷的责任,“土发黄金宝,地生白玉珍”土地爷的使命。有地种,有饭吃,一家老小平平安安,够了。

所以,砌锅(我们叫支锅)也就十分考较。要请风水先生算黄道吉日,定向看位置,其重视程度仅次于砌房造屋。

民俗风情之一/土灶

砌锅灶一般工期二到三天。约请的大师傅会关照主家事先备足备好建筑材料。砖,坯,黄泥,草脚(穰草轧碎打绒),石灰等。不能在工程期间差这个少那个的,不作兴(不吉利)。

好的砌锅大师傅生意忙不过来。砌锅可是个技术活,不是所有泥水匠都能干的。时间紧,任务重,技术含量高。不在行的匠人砌出来的锅灶,不好烧,不上火,闷烟。特别是“锅沿边子”的贴合要好,好的师傅贴的“锅沿边子”严丝合缝,一点烟气不外泄。

穰草膛,柴火膛的分布和排烟口的位置也是有讲究的。烟囱出屋后的朝向以及调节风速流量的半块砖头更是技术专利。

好的大师傅还能画一手好看的灶台画。在石灰粉刷一新的灶壁上,用新开锋的狼毫笔沾上白酒调制的颜料(具说不褪色),勾勒出喜鹊登梅,竹报平安,年年有鱼,松鹤延年,万年常青等等民间吉祥图案。有板有眼,野趣横生。

民俗风情之一/土灶

现在翻建的土灶都贴上了瓷砖,有的瓷砖上印有各式图画。学徒的也就不愿意跟师傅学这个画画的手艺了,甚至于现在在周边乡村找一个好的砌锅师傅都难了。

民俗风情之一/土灶

好的大师傅会卡在太阳落山前完成整个工序。

主家开始“暖锅”,点上香烛,燃放鞭炮,每个锅堂里都烧上红旺旺的柴火,每个锅里都淋上一大勺猪油,咯炸炸的香气弥漫。

这个“暖锅”的过程也是检验大师傅手艺的过程,走不走烟,火旺不旺。如果一切满意,算清工钱,再请大师傅坐下喝一杯“暖锅”酒。

相关文章

  • 民俗风情之一/土灶

    在农村,每家每户都砌有锅灶(也有叫土灶的)。 一般是三膛灶,人口多的人家有四膛灶,现在外出的人多,二膛灶的也不少。...

  • 土灶

    家乡的灶台,是儿时最美好的记忆。 红砖砌成的灶台上贴上白色瓷砖,和平常的农家灶台一样,最上面贴有厨神。因为经常的使...

  • 土灶

    新房子装修好,我和爱人商量好把那曾经住了好多年的土坯房子用钩机拆除掉。里面的土灶也一并拆了! 看着土灶毁于一旦,心...

  • 土灶

    家乡的灶台,是儿时最美好的记忆。 红砖砌成的灶台上刷有雪白的漆,和平常的农家灶台一样,最上面贴有厨神。...

  • 土灶

    在一处偏远的地方游玩 , 偶遇土灶,一口老铁锅,加上两个铁篦儿,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家庭,那是标配啊。 迎着晨...

  • 土灶头

    约上亲朋好友赶往香湖山庄,二车毛二十人数,算超载了吧!一路欢歌笑语,半小时就到了,只不过来太晚了,已近中午,大...

  • 土灶情

    在乡下,用土灶做饭的人家不在少数。土灶其实不是用土筑就的,灶基由石方砌成,灶台用瓷砖铺好,烟囱则多半由砖块...

  • 土灶炊烟

    前阶段我们回家看望双亲二老,家里又在重新装修了,令我惊奇的是,爸爸一直视为宝物的土灶居然拆掉了,我再也看不见屋顶上...

  • 土灶情结

    火车"咣当-咣当-"缓慢地行驶着,窗外不远处,一排排赤条条的白杨树在向后倒退。阳光看起来格外温柔,我酷爱这冬...

  • 老屋土灶

    灶膛旺火,袅袅炊烟,清香饭菜。每次回到老屋,我都能遇见它们。我眼见所闻,喜不自禁。 在我的乡村老屋厨房里,用老砖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民俗风情之一/土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lce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