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爷,是地道的北京人,他父亲是送煤的,家里贫困,以此作为生计,因为给街坊送煤,服务周到,人缘很好,父亲以劳动为荣,日子虽然过得清苦,但很安心。
后来父亲年纪大了,干不动了,便让儿子接手了他的工作,罗爷踏实肯干,任劳任怨,在送煤的过程中认识了金大爷,这才影响了他的一生。
金大爷可不是一般人,他以前是清朝的贝勒爷,有许多压箱底的宝贝,建国后,他不再是威风八面的王爷,成了一介平民,到了八十年代,他年事已高,又没有什么谋生的技能,日渐贫困,只能一个人孤零零地住在一所破旧的平房中颐养天年。
罗爷牢记父亲的嘱托,真诚待人,每次去金大爷家送煤,总是整齐的把煤码在金大爷的窗前,一来二去,金大爷记住了这个给他送煤的年轻人,他觉得这个年轻人和他父亲很像,为人实在,便欢迎罗爷来他家做客,听他讲老北京的民俗与古玩方面的故事。
罗爷觉得新鲜,便时常去金大爷家做客,嘘寒问暖,关心金大爷的身体,然后听他讲老北京的故事,金大爷很健谈,记忆很好,说以前自己当贝勒爷的时候,有钱,又喜欢听戏,听到入迷处,会给演员打赏捧场,有时送银两,有时送玉扳指,那时扳指我只当是一个玩意儿,直接往戏台上扔,别提有多风光了,虽然人前风光,但银两也挥霍地差不多了,如今老了,想起以前大肆挥霍,糟蹋了不少玩意儿,现在想想,心里真不是个滋味。
罗爷听罢,安慰道:过去的事就让他过去吧,毕竟您也风光过,比起我来,那可要强多了。
金大爷看罗爷喜欢听他讲故事,心理可高兴了,便给罗爷讲了许多古玩方面的知识,有玉器鉴定、画家介绍等知识,还让他多看书、多学习,罗爷听罢说:到您这儿来涨了不少见识,开了不少眼界。
两人就这样成了忘年交,罗爷也把金大爷看成是一个像他父亲那样的长辈,既慈祥又亲切。
有一次金大爷生病了,罗爷得知后二话不说背起金大爷往医院跑,到了医院忙前忙后,又是挂号又是陪伴,通过献血,终于让金大爷转危为安,金大爷苏醒后得知罗爷献血给他治病,非常感动,金大爷无以为报,便指了指床底下的箱子,对罗爷说:箱子里有一幅古画,这是我最后一件压箱底的宝贝了,是清初四王之一王石谷的真迹,今天你救了我一命,我把这幅画送给你,也算回报您的恩情。
罗爷一开始不肯收,说君子不夺人之美。金大爷便说:这幅画与你有缘,希望在你的手里传承下去。
罗爷牢记金大爷的嘱托,后来将这幅画捐给了国家,国家为感谢罗爷,给了他一笔奖励,便将这幅画放在博物馆展出,让更多的人一睹中国书画的风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