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申辰林

【无戒学堂小说课日更第42天】
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早上,我带了一本最爱的书来到一个没有什么人的公园,准备找一个地方坐下来看书,选择这个公园的理由就是它足够安静。
此时正是金秋九月,公园里银杏批金羽,桂花飘香,没有了夏天的炽热,也没有冬天的冷冽,天气不热不冷,太阳照在身上舒适温暖,此情此景我想起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秋日私语》,那跳动的音符,轻舞着秋日的温馨浪漫,诉说着秋天的童话。
我在一个有着大大的靠椅,长长的板凳上坐下安静看书,这时看到两个满头银发的老人弯着腰相携着坐在我身边的长椅上,他们看起来像一对夫妻,我观察两位老人,看起来约摸70多的样子,红光满面,面容慈祥,和蔼可亲,我主动和她们聊天起来。
“爷爷奶奶,你们今年多大了?”
“我们同年,今年马上就82岁啦。”老奶奶满面笑容地说道。
“你们看着就70来岁的样子。”
两位老人相视而笑:“都这么说。”
我说:“有什么秘诀吗?”
“因为有爱,每天心情好身体就会好,就会显年轻。”
我突然特别想听听她们的爱情故事,于是带着一张充满好奇的脸说道:“爷爷奶奶,我想听听你们的爱情故事,可以吗?”
“那有什么问题?”老爷爷笑着说。
“老头子,你来讲吧!”老奶奶开心地说道。
其实,今天是我们六十年结婚纪念日,趁着天气好,早上来我们年轻时认识的地方散步,刚才走累了才来这长凳上休息一下,等会我们还要去拍婚纱照纪念结婚六十年的钻石婚。
我拍着手说道:“哇,爷爷奶奶的爱情好浪漫。”
我和如曼也是相识于六十年前这样一个阳光明媚的秋日早晨,老爷爷陷入回忆中…
如曼十八岁时是方圆十里出了名的美人,她和母亲在去庙里拜观音的路上,被出来游玩的富家少爷看中了,他回去后托媒婆来家里说亲。
那时候刚解放不久,人民生活水平还不是很高,吃穿都成问题的情况下能被这样富裕的家庭看上,那是天大的喜事。
媒婆凭着她的三寸不乱之舌眉飞色舞的开始说起来:“如曼他爸,这张家高门大院,金山银山,绫罗绸缎,山珍海味应有尽有,如曼若是嫁到这张家以后吃穿不愁,衣食无忧。”
如曼爸其实也知道张家的富裕,被媒婆这样添油加醋的那么一说,恨不得明天就把如曼嫁了,因为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他当然是希望宝贝女儿嫁到不愁吃穿的人家享福,对媒婆的说亲一口就应承下来了。
结婚前两人也见过几面,那富家少爷并不是纨绔子弟,反而温文儒雅,待人礼貌有加,对如曼也体贴入微,如曼对这富家少爷很满意,满心欢喜的等着做新娘子。
很快到了娶亲这天,锣鼓喧天,锁剌齐鸣,鞭炮霹雳吧啦一路响着,如曼穿着红色嫁衣顶着红色头巾坐着八抬大轿去往张府的路上。
还没有到张府,突然从一个巷子里面窜出一个满脸是血的家丁,抬轿子的人放下轿子上前仔细看清楚了,发现是张府的家丁。
家丁哭丧着脸说:“张家公子没了,被土匪杀了,现在张府乱成了一锅粥,大家四散逃命,你们也回吧!”
那时土匪横行,这张姓富豪因为家中有钱又有粮早就被土匪盯上了,今天趁着大家忙乱中进去盗窃财物,刚好被张家公子给撞见了,直接就被土匪杀害了。
如曼听到这个消息,当场晕了过去,醒来时正躺在自己的闺房,妈妈正陪在身边,用关切的而又带点焦虑的眼神看着她,她起来扑到妈妈怀中痛哭起来,妈妈抚摸着她的后背说:“没事,没事,都过去了。”
如曼以为真的如妈妈说的都过去了,准备重新振作起来开始新的生活,可村里的人都在背后说如曼克夫,这样的话一传十,十传百,方圆十里之外的人都知道如曼克夫的事情了,以前踏破门槛的媒婆再也没有来过如曼家了。
后来土匪被解放军全部剿灭了,国泰民安,再也没有土匪出没了,但如曼每次出去做事总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如曼实在无法忍受这种生活,就跑到一个湖边准备跳湖轻生,那天我正好去她们大队开会,看见有人要跳湖,赶紧过去阻拦。
“姑娘,有什么想不开的要走这条路,你还这么年轻,人生路还很长,后面还有许多美好的事情等着你。”
如曼听到我这样说,捂着脸哭了,我说:“姑娘,你别怕,我是好人,你告诉我发生什么事了,我可以帮你。 ”
如曼就把她身上发生的事情告诉我了,我劝慰道:“我特别能够理解你的心情,其实你完全没有必要在乎别人怎么看你,怎么说你,你因此伤心,难过,甚至还想结束生命,但那些在背后说你的人可是该吃饭就吃饭,该睡觉就睡觉,如果你真的结束生命了,对于她们来说又是一个谈资,时间久了就会忘记这一切,而对你父母来说失去你才是真的伤心欲绝,所以,要珍爱生命,远离那些婆婆妈妈的碎嘴。”
如曼听我说了这么多就打消了轻生的念头,还对我表示感谢,我问她:“你认识字吗?”
她摇了摇头。
我又鼓励他说:“你还年轻,国家现在在扫盲,你可以去读夜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只要你学的东西多,就不会介意别人怎么说你,怎么看你了。”
她点了点头说道:“你是做什么的?”
我说:“我白天在大队当会计,傍晚在夜校当老师。
她用崇拜的眼神看着我说:“难怪你懂这么多,我一定去夜校上学。”
我笑着说:“欢迎你的加入,如果你想明白了,我现在准备去新乡开会了。”
她连忙说:“新乡就是我们村,我也准备回去的,一起走吧。”
在路上,我又跟她说了很多话,把我在书中看的故事,有趣的事情都讲给她听,她听得津津有味,完全沉浸在其中。
我那天说的话比我长那么大一起累计所说的话都还要多,我才知道自己那么能说话。
后来在夜校果真看到如曼了,她学得非常认真,有不懂的地方都会来请教我,我们就这样熟络起来了,我发现如曼很聪明,学习知识特别快,几个月下来她就会自己独立看书了,她找我借了书回去看,又会在下次上课时和我分析书中她不懂的地方。
我每次都会很耐心很详细的给她讲解,她看我的眼神也越来越不一样,我能感觉到她对我的喜欢,而我只要有一天没有见到如曼,心里就特别难受,我们只差一步之遥来捅破窗户纸了。
父母看到我老大不小了,托亲戚朋友给我说亲,我脑海中马上浮现出如曼的身影,我对父母说:“我看中了新乡的如曼,你们帮我去说说。”
父母大概是听说过如曼的事情,坚决不同意,怕她克夫,我努力用我所学知识去说服她们:“那不是克夫,那是土匪看上那张家的钱财,如果张家只是一介贫民,不至于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如果不能娶如曼为妻,我现在就不想说亲。”
父母拗不过我的坚持,还是找人去如曼家帮我说亲了,如曼自然是同意,她父母听说我是会计,晚上还在夜校教书,高兴的满口答应了。
就这样,在父母和乡亲们的祝福中,我把如曼娶回了家,我当然也没有被如曼克死,而且是越活越兴旺,到现在80多岁依然身体健硕,身体硬朗。
如曼刚嫁到我们家时,家里特别穷,我们没有独立的屋子,而是和我家族里面的两家亲戚共同住一个屋子,一个屋檐下住了快上十口人,热闹是热闹,但是生活中的矛盾也是不可避免,可如曼进门后家里再也没有发生过矛盾,她能协调家里各方的矛盾,还能把家里整理地井井有条,父母刚开始对她充满芥蒂,但现在却对她发生了很大的改观,变得非常喜欢她。
我是大队的会计经常外出开会,还有夜校的教学都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如曼让我在外面做事非常安心,压根不用操心家里的任何事情。
结婚第一年,如曼便给我添了一个大胖小子,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生了儿子也会巩固女方在男方的地位,如曼这下更受我父母的喜爱了。
老奶奶脸上溢满了幸福的神采:“我和她结婚后,我也幸福了一辈子,每次我在田间做事,他只要下工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跑到田间来接我回家,回到家后就给我端茶倒水,特别会心疼人。”
我对老奶奶说:“那您真幸运,我听过很多那个年代的故事,婆婆对媳妇很好,丈夫又对女人尊重的可不多。”
“是啊,正所谓家和万事兴,我们后来日子越过越好,也来源于此。”
不知不觉已经讲了一个多小时,这时老爷爷的电话响了,他接起来说:“好的,我们马上回来。”
老爷爷对我说:“如果有机会,下次再给你接着讲我们后面的故事,我们的生活是怎么变好的,儿子打来电话接我们去拍婚纱照了。”
“好的,老爷爷老奶奶,我扶你们出去吧!”
不用,不用,你安心看书,我特别喜欢看书的年轻人,现在看书的年轻人太少啦,成天拿着手机看,把眼睛也看瞎了,思想也僵化了。
望着老爷爷老奶奶远去的背影,我思索许久,回去把她们的故事写了下来,如果有缘下次再碰见她们,我会一直把她们的故事写完,我相信我一定能再见到她们。
我是爱读书爱写文章的申辰林,各位朋友喜欢我文章的点个赞给个关注,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