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流言四起,不辨真假的年代,拥有科学的思考方式无疑可以为自己省下很多麻烦,还可以辅助自己思考。那么如何拥有科学的思考方式呢?
我们需要终生坚守两项原则。
第一项原则是由著名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提出的证伪说,他提出:所有的物理规律科学定律都是永远无法被证实的。也即是,一个理论,它必须提出预言并且拥有被证伪的方式,我们才能认为它是科学的理论。
举个例子,比如我提出一个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理论,我不可能看过所有的天鹅,但是我通过观察,发现我所见过的天鹅都是白色的,所以提出了这个理论(规律),“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就是一项预言。而当在任何一个地方,发现任何一只天鹅不是白色的,那么就可以证明我这个理论是错误的,这个证明理论错误的过程就叫“证伪”。
如果我提出一个理论,说:我身上的衣服时世界上最好看的,但是笨蛋看不到。然而所有人都没有看到我身上穿的衣服,也无法证明看到我的人是不是笨蛋,因为没有标准。在这个时候,我这个理论就失去了“证伪”的手段,就可以称为伪科学,是虚假的理论。
在这种时候,就需要第二项原则上场了,这就是著名的奥卡姆剃刀原理。
奥卡姆剃刀原理的核心思想就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想要证明一个理论,需要提出各种各样的假设,如果你需要考量哪种逻辑是正确的,那种需要解释最少的逻辑往往是最接近真实的逻辑。
这项原理放在之前那个“笨蛋看不到衣服”理论中,我们可以得知:
1.假设我穿了衣服,假设我的理论正确,假设别人都是笨蛋,所以别人看不到我的衣服。
2.假设我没穿衣服,所以别人看不到我的衣服。
我们可以看到在第一种情况中需要三种假设,第二种情况中只需要一种假设,这种时候我们在原则上就该毫不犹豫地选择需要假设更少的逻辑,得出其实我没有穿衣服的结论,并且打电话报警以暴露狂的罪名把我抓进警察局。
这两项原则不仅仅适用于科学理论,在生活中也是非常实用的思维方式。
例如一个人在电话中对你说他需要找你借钱,如果他就住在你隔壁,借钱是为了买什么物件,你很容易就知道他是否买了那个东西,这就具有可证伪性。如果他住得离你很远,跟你也没什么联络,你无法知道他拿着个钱来干嘛,这就不具备证伪的条件,你就可以拒绝他。
再例如,还是那个人在中午找你借钱,他说他急需要用一笔钱,但是他身边有同事有亲人有朋友他没有找他们借钱,所以你就需要假设他所有人都借了一圈最后找到你了。如果你很熟悉他,知道他远在他乡,父母生活拘谨,他又是个大孝子,此时你需要的假设就只是他有困难了。那么在第二种情况下借钱给他必然没有第一种那么艰难。
——————————————————————————————————————
要是读得开心,请点一下喜欢。
要是想看到更多这样的文章,就点一下关注啦。
网友评论
我还是思想停留在19世纪的原始人,现代哲学不是我所能理解的东西了。
我鼓捣鼓捣古代的东西,随便写写,其实不想讨论出来什么。
劳您费心了。
真的,真的,劳您费心了。
原文中的两段分别是:
“其中一个有趣的想法”
“可以用AIT中算法复杂度的视角来看待剃刀”
也就是说,这是两个可以用的视角,但并不是答案。
至于说这两个原则有问题,都是在说AIT之前就已经论证完毕的了,AIT都是在论证完这两个“原则”的谬误之后的现代可选视角(之一)。
首先,可证伪性已经被放弃。
其次,还没有对这个问题的统一答案。
也就是说:原本的答案已经知道是错的了,但还不知道新的答案是什么。
重点就是:这个东西错了。
因为科学就是具有争议性的东西。
而且“一直没有更好的公认可用的替代方案”的意思是说可证伪是公认最好的?
还是像上次一样,我搞不懂你的重点是什么。
首先,现代科哲关于科学理论的“可证伪性”的观点是持批判态度的,如果还不算是否定的话。
这个问题已经从上个世纪末一致争论到现在的,因为一直没有更好的公认可用的替代方案。
其中一个有趣的想法是上次在集智聚乐部看到的,利用AIT的算法复杂度来替代这条,但并不理想,个人也写过几篇文章来说明这个问题了。
而剃刀的使用在严格科哲范畴里是有严格限制的,并不是随便什么情况都能用的。
其实剃刀本身也存在一些模糊性,比如关于什么是更简,在许多情况下并不能给出区分。
而且,剃刀本身的实质并不给出对错与好坏,也不给出备选理论和真实之间关系,所以一切使用剃刀来说对错说好坏说真假的,都是对剃刀的误用。
这里依然可以用AIT中算法复杂度的视角来看待剃刀,会有很多有意思的发现,将过去剃刀叙述中的模糊性给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