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朱自清、胡适、闻一多解读唐诗 》有感
这几天开始读 《朱自清、胡适、闻一多解读唐诗 》,本书有一定的专业性,开始我似乎读不进去 ,然而在看了朱自清的《<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后 ,我渐渐读进去了 。
朱自清认为 “诗里的喜怒哀乐跟现实生活里的喜怒哀乐不同 ,这是经过再团再炼再调和的 ,诗人正在喜怒哀乐的时候,绝想不到作诗,必得等到他的情感平静了,他才会想到做诗,于是乎运势造句做成他的诗,这才可以供欣赏 。”
这段话让我明白了 ,人只有在各种情感趋于平静的状态下才能写好诗 ,如鲁迅说痛定思痛之后才能写文章一样 。
朱先生认为,欣赏文艺,欣赏中国文学名著都不能忽略读诗,读选本在中学生是最适宜的。今天学生们学习诗歌就是以选本为主,一般不主张他们读一个人的专集这应该是多多少少受了朱自清先生的影响。
而在《红楼梦》里面 ,林黛玉在教香菱学诗时说道:“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这种教学法,在今天的我们看来分明是在培养大诗人。
看来以上两种指导法的培养的目标是截然不同的 。
朱先生认为初学人读诗往往会绂典故难住,这真是说中了现代人读诗的要害 。他认为典故于比喻功用是一样的,广义的比喻包括典故在内。而现在 用典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技巧 ,这可能是民国时代与现代的 认识差异吧。他又把典故多半分为历史比喻和神仙的比喻 。认为后者似乎是神话故事,不知可否准确 ?这也算是我的一种浅浅思考吧 。
同时在读本书的过程中,我也长了知识 如“客心洗流水 ”一句,我一直认为流水是实指水 ,即似流水的琴声 洗涤了客人内心的愁绪。但“流水”用的是俞伯牙钟子期的典故,这句话是说蜀僧弹琴曲调高妙,这曲声涤净客心的俗虑,让客心清净 。看来 ,在古诗词上我还要多长见识,否则会闹出笑话的 。
还有杜甫《丽人行》中的“杨花雪落覆白蘋,青鸟飞去衔红巾。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这几句诗,杨花这一意象暗指杨国忠和虢国夫人私通 ,这个意向还是用典。讲北魏胡太后私通杨华作《杨白花歌辞》。白蘋,旧说是杨花入水中所化,所以用杨花覆白蘋就是讽刺兄妹私通 ,这从而让人看到杨国忠的不知羞耻 。读到这里,我恍然大悟 。看来诗中用典的“密码”确实需要破译 ,否则一直停留在浅层次上 ,我以前一直以为仅仅是写景 抒情呢,杜甫真是太高明了,用典如此不着痕迹 。
读一本好书 ,总有一些收获令我欣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