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家长转发了一个悲伤的故事,具体在此不便提起。逝者已矣,生者如斯,继续战斗是最好的记念。
自闭症科普网站spectrumnews.org在2018年刊登了一篇谱系儿童肥胖的文章,题目为《Weighing up autism’s obesity crisis》,直译就是《权衡自闭症的肥胖危机》。原文很长,因版权问题也不可直接转译,因此择其要点于下,部分文字为椰菜君所加,以供不喜英文的朋友参考。原文链接见文末的阅读原文。
原文首先描述了一位深受肥胖困扰的谱系孩子Nicholas。他在10岁的时候,已经重77公斤身高160厘米,BMI值高达30.1。在15岁的时候,身高长了18厘米,体重却足足增加了46公斤,BMI值达到惊人的38.7。
看看下面这个图,可以对BMI值有一个简单直观的认识:
所以这位Nicholas可是非常非常胖了!
原文引用了几项调查研究,表明相对于普通青少年,谱系青少年更易受到肥胖及其带来的各种健康风险的困扰。
比如,一项调查了6,000多名谱系孩子的研究发现,他们超重(BMI>25)的机率是普通同龄人的2倍以上,而肥胖(BMI>30)的机率约是普通同龄人的5倍。
比如,台湾的一项调查显示,谱系青少年罹患2型糖尿病的机率约是普通同龄人的三倍。
比如,一项调查了48,762名谱系孩子的研究发现,他们罹患肥胖相关疾病,如高血压、高胆固醇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等的机率,较普通同龄人显著为高。
原文从数个方面讨论了谱系青少年更易肥胖的原因。
1、自闭症特质:
儿童普遍喜爱高热量食物,但某些谱系儿会由于自身特质,长期坚持某种饮食比如薯条,想要改变极为困难,结果导致摄入过多的热量。相反,普通儿童可以通过家长教师劝解、关注同伴的意见(对胖子不友好)等,逐渐转变自己的饮食习惯。
此外,谱系儿童因社交问题,本身运动能力等问题,运动时间和强度少于甚至大幅度少于普通儿童,导致吸收的热量难以消耗而在体内堆积。
2、遗传因素:
有肥胖遗传特质的妇女,在孕期可能由于孕期糖尿病的原因,产生自身抗体,影响胎儿大脑,导致后代有更高机率患有自闭症,并同时获得了肥胖遗传特质。
3、基因:
已发现某些基因突变, 比如第16号染色体短臂11.2区缺失等,不仅导致携带者出现自闭症症状,也会显著增加携带者肥胖的机率。
4、药物:
谱系患者可能使用精神类药物控制症状,但其中很多药物有导致肥胖的副作用,比如仅有的两种自闭症治疗药物之一的利培酮,肥胖就是非常显著的副作用之一。
肥胖的危害这么大,那么谱系孩子的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原文认为,当前状况不容乐观;但也提出,如果有策略地改变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比如逐渐而不是一下子置换掉孩子喜爱的高糖饮料,引导孩子接触和认识健康食品,增加运动等,虽然难以实现减肥的目标,但对于阻止继续肥胖还是有一定的效果。
总之,家长对谱系孩子的肥胖问题及其后果一定要有足够的认识和警觉,早做预防,以免不幸发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