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大多数爱是指向连接的,就是父母的爱是指向分离的。
幼小衔接就是孩子指向分离的又一个里程碑的开始,曾经在我看来,母乳喂养三年,那是第一次做分离,这个分离从和孩子一起睡到要开始分床睡,再到孩子上小学的过程又是第二次分离。
离开是为了成全之前对于幼小衔接没有什么概念,一晃孩子再一年多就到了上小学的年纪,发现自己对于小学和幼儿园的过渡还知之甚少,家里人开始对于孩子的很多行为表示担心。
抱着试试和困惑的态度,开始学习起幼小衔接的课程。
第一堂课的内容主要是谈及孩子在过渡期间需要掌握的各项基本能力。
具体能力包括一、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吃、喝、大小便、穿衣服、规律性的睡觉时间等)
在这里我就有话说了,很多家长会认为这些都是孩子自然而然都会的啊,但是很多老人家带的孩子从小就是被喂着长大的,他们其实很大部分对于吃就失去了兴趣。
孩子的童年是用身体去感知世界的。
童年的吃和玩占据着孩子童年的大部分。
当幼儿开始学会去探索食物多种多样的时候,你却剥夺了他去感知食物的酸甜苦辣。
很多人常说:“你饿了吗?这样吃怎么能饱。”这也是对孩子的不信任感,让他们怀疑自己感知饱和饿能力,而把我们的担心和焦虑投射到孩子身上。
不止是是吃,孩子早上的“起床气”也是因为晚上没有规律的早睡习惯。
很多孩子跟着大人一起睡觉,大人平时都到十一二点,孩子也如此。很多科学研究表明,孩子的生长发育都是在晚上九点后。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21点-23点是亥时,是三焦经主管。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休养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
所以对于孩子来说晚上九点后就是上床睡觉的好时机,错过了,第二天早上难免会有各种“起床气”。
第二个能力是身体发育的能力。第三个是运动能力。第四个是绘画和思考的能力。
第五个是注意力的培养(平衡力的锻炼,协调力,好奇心、内在动机)
注意力培养当中有个很关键的就是专注力的锻炼。
科学研究表明:大人的专注力是25分钟(时间管理中经常运用的番茄闹钟就是设立25分钟一个番茄)小孩的专注力是15-20分钟。
所以会有很多大人会误解孩子很好动,他们失去专注力,殊不知你需要去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才知道,是我们误解了孩子。
第六个是语文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拼音能力、认字能力、文学能力等)
孩子在四岁半五岁左右,就开始对认字感兴趣,这时候我就会给娃购买相应的配套文字故事,每天带领孩子了解每个文字起源的故事,然后组成句子,用玩的方式寓教于乐。
第七个是数学能力(空间想象、逻辑思维、因果关系,量和数的对比)
拼图还有乐高都能够锻炼孩子一种思维能力。
第八个是英语能力。第九个是社会能力(集体规则,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社交能力、自控能力以及道德和自律的能力)
孩子在四岁以后会逐渐发展出社交能力,但是前提是在足够安全感的基础上。
当孩子还在为害怕被剥夺爱与不爱的恐惧上时,他是根本不会向外去探索发展的。
当孩子成长到会去采取各种方式探索交往方式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他们在慢慢地去个性化,去自我为中心的体验中。
3-6岁的孩子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在交往中不会有太多的愧疚感,难受的成分,这就是这个时期特有的能力。所以作为家长的我们,就只要配合和支持,做到安全感构建就足够了。
幼小衔接课程可以让我们看到孩子是否已经做好了上幼儿园的准备,是否还欠缺某种能力,那么就需要我们去引导去配合,把各种能力相应建构起来。
以上就是第一节节课的相关内容,我在内容的基础上融合了自己的感受。
接下来还有陆续每节课感受和知识点的结合。欢迎大家关注我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