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0-6岁儿童早期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虽然性格有遗传的因素,但更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人的性格的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他不断的反映生活环境和教育的影响的过程。
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看,家庭是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培养良好性格的理想环境。
那么家庭教育中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呢?
0-1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儿童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其对周围世界,尤其是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
孩子出生后有种种生物学的需求,当这些需要获得了满足,婴儿就会对周围的人和坏境产生一种信任感。这种基本信任感是形成健康的个性品质的基础,是以后各阶段发展的基础,更是青年期形成同一性的基础。
如果儿童的基本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得不到成人的照料,或者是照料不及时,儿童在涉世之初就会对人和世界产生一种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而且这种不信任和不安全感会延续到以后的阶段。
1-2岁:自主性是这个阶段孩子的主要发展目标。
这个时期虽然他们的语言能力发育还不是很好,但是你经常会听到他们说“不”,他们渴望自己吃饭、穿衣、走路。这代表着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独立性开始发展,虽然他们还不能做好这些事情,但是他们已经开始尝试着克服困难,试图摆脱依赖。
如果这个时期的父母对儿童的行为限制过多,批评过多,惩罚过多,就往往会使儿童产生一种羞耻感,一种自认为无能的怀疑感。
当然父母出于安全等方面的考虑,对儿童的行为也是要有一定的控制或限制,毕竟1、2岁的孩子还没有发展成熟,没有自立的能力,父母一定要给子一些限制,这样才能使儿童既学会独立的生活,又能服从一定的规定与要求,以便将来能服从社会的秩序和法制。
这个时期的父母首先要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去尝试,并对孩子的每一个成功,每一点进步,都要进行积极及时的鼓励。
对于孩子的一些看一起来比较糟糕的表现,父母也不要责骂,还是应以鼓励的态度对待,因为孩子需要在您的鼓励和支持中成长。
另外,通常孩子在1岁后开始害怕陌生人,心理学上称为“陌生人焦虑”,这是一种自然的反应(如果孩子没有这样的反应反而是危险的、不安全的),一般会持续到3岁左右。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父母不要着急,更不能责骂孩子,也不要把他与其他孩子比较,因为世界上的人都是独特的,没有第二个相同的人,因此人与人之间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重要的是要多陪陪孩子,多带孩子外出接触人与事,并给予他足够的安全感,鼓励他多与其他孩子交往,多给他一些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多参加一些活动,从中得到学习和锻炼。
2-3岁:2岁是一个人自信心开始发展的重要阶段。
儿童在这个时期,会继续探索自己的能力。他们尝试去控制身边的环境,会问各种奇怪的问题。
这个时期的孩子,还会出现“小小叛逆”,心理学把两三岁孩子出现的这种叛逆称为“第一叛逆期”。这标志着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想独立支配环境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孩子在独立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家长要多多鼓励孩子做各方面的尝试。千力一不要责骂这个阶段的孩子,否则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还会破坏孩子探索世界的勇气和信心。
同时也不要对对孩子的固执行为感到不安和心烦,因为这一时期是孩子比较以自我为中心的发展阶段。
要给孩子探索世界的机会。不要强迫孩子服从自己的想法,更不要事事代劳,也小要对孩子的各种奇怪的问题不耐烦,孩子的许多怪问题往往是他创造性的萌芽。
这个时期可是开始尝试着给孩子讲道理。很多父毋以为孩子小不懂事,跟孩子讲道理没有用,其实如果经常跟孩子讲道理,慢慢的他也会讲道理的,并且潜移默化中学习与人沟通的方法。
另外用新事物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也是不错的一种做法。因为两三岁的孩子有时候会哭闹,许多任性的孩子甚至会哭闹不止,因此父母不要过多的关注孩子哭闹行为本身,过多的关注反而会强化孩子的这些行为,可用新事物来转移他的注意力。
父母同时还要做好榜样示范作用。两三岁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强,父母的言行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们。
3-4:三四岁的儿童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开始有责任感和自我承担的能力,他们要求脱离成人的控制,想自己做一些事情。
儿童4岁时是其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他或许会变得越来越独立,也可能会变得越来越依赖,家长的引导与教育方法是否有效得当直接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形成。
但是我一直认为,父母应该引导孩子掌握生活自理能力,如独立穿衣服、独立参加社会交往,与同伴共同游戏为主。多多鼓励孩子一与同伴一起玩耍,参加各种游戏。
根据孩子的特点,适度的发展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反对盲目的对孩子进行各种辅导,给孩子过多的压力。
4-5岁:四五岁的孩子内心会产生一些心理矛盾,一方面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另一方而又不愿意父母过多的限制。
由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大都开始上幼儿园,开始结交新朋友,所以他们开始注重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感情也逐渐变的多样化。
这个时候,父母要鼓励孩子与同伴的交往,学习被同伴接纳,学习社会交往技能,同伴关系是孩子社会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现代社会,高楼林立,邻里之间的交往淡化,这无形中防碍了孩子之间的交流,这个时候家长应多带孩子参加一些集体或者户外活动,多鼓励孩子与同伴玩耍,以进一步发展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以及独立面对世界的能力。
另外有些家长希望将孩子送到全托去接受独立性的考验,在我看来,父母要针对这个时期孩子出现的矛盾心理,父母要根据孩子自身的发展特点,尊重孩子发展水平的差异,要慎重选择是否送孩子去全托。
5-6岁: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比较自我了,喜欢自己做决定,学前期是获得主动感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的活动范围已经扩展到家庭之外的范围,已经对周围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父母要要特别留意子自尊心的发展。家长在鼓励孩子独立发展的同时,也要避免孩子求助无援,精神受到过多的伤害。
让孩子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长,这对孩子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它可以建立孩子良好的自我形象、自信心,同时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是受重视的,让他知道一个小孩子说的话和做的事也不是无关紧要,是同样会受到重视的,这会更有利于孩子独立性的发展和进步成熟。
(22年度写作营第131篇2450字,累计213114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