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网接到的第一个邀请,就是一位先生的邀对:江淹岸边柳。图文并茂,而机巧不过是藏了个人名――江淹,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
文字小聪明,为何如此泛滥?这种游戏,在大约两千年间,一直是文人才子们的专宠。在那漫长时代,政治经济是俗人功夫,学习,就是以多知多闻故老时期的破纸烂叶为务,然后在酒间会中,甚至于朝堂庙宇间,互相斗乐,如著名的兰亭会、竹林贤、滕王阁上,都是这种情景。今一些金戈铁马出身的人物们欢呼鼓舞,赞叹有加。
我常常想,这些所谓的文人雅事,并不载于庙堂史册,总在个人记述,甚至于说书人口上乡间田陌贩卒汗时流传,文中达者要名书竹帛,也是要成大业、守大节、解大难,甚或抛头颅洒热血的。为什么还会千百年为人效仿,生生不息呢?
文人才子酒足饭饱后,搜肠刮肚,卖故纸,斗机巧,摇头晃脑之时,王侯将相们做什么了?
文字小聪明,为何如此泛滥?百无一用是书生,恐怕也就是因为书生们大多是这样的机巧之辈,下不能农桑,上不能军国,读书只为换酒色吧?
到了今天,该有人明白,文字机巧能换的酒与色,不是有业者高兴时邀聚施舍的,就是青楼瓦肆泛滥的。宴上酒美樽华,怎如库中物足酒丰?琴畔佳人解语,几许良家洁玉?近墨者黑,而迷醉他人筛宴世间风尘,又怎会是纯良有德之辈?
文字机巧,祸深孽重,误了多少痴人!
唉,说了这么多,那个对联还要做的,不然就会以为是对不上,而强言遮羞了。笔者学养不足,信手拟了几条,不知成对否,录于下供友友一笑吧:
雪涛技上红。
文字小聪明,为何如此泛滥?庐隐一山秋。
文字小聪明,为何如此泛滥?少游楼头春。
文字小聪明,为何如此泛滥? 岳飞满江红 文字小聪明,为何如此泛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