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写点什么了,生活好与不好无所谓似的,心情好与不好也没有关系似的,也许只是心底最深切的那个盼没了,所以才知道自己真心要什么罢了。
有时候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告诉自己心中不应再有任何盼和期望而已,许是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让自己受伤太深,谁说不怕痛呢?
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灵魂深处的声音告诉我不该那么乌托邦而已,我该现实点吧!
近来,宝宝学会了一个词,有一天他问我,妈妈你幸福吗?他也许不懂什么是幸福。我自问自己幸福吗?好像实在没办法回答,我幸福吗?真的幸福吗?
说不幸福貌似没有道理,有工作,有事业,有家庭,爱人父母孩子健康平安,虽说偶尔的夜班比较熬人,夜下可以休息好几天也是另外一种补偿。
可是让我回答幸福,貌似也有点牵强!婚姻中的磕磕碰碰吵吵闹闹让我的心寒了大半,人际关系中的牵强附会敷衍应付让我觉得人生的了无意义,工作中的强大压力和无限责任让我烦心不已,如果可以,远离红尘遁隐山林是种解脱吧!
可事实上没有那么多的如果,只为活着,只为那一份薪水,只为自己的人生有更好的选择而不必看谁的脸色,所以还是得在这滚滚红尘中继续摸爬滚打。
我问我家小娃,你幸福吗?他说,我很幸福诶,我有很多玩具,每天可以吃那么多好吃的,幼儿园小朋友和老师都很好。有些小朋友很苦的哦?
我回答:“对,有些小朋友是很苦的,饭吃不饱,衣服穿不暖,没有玩具,还要被人打。”小孩子的世界很单纯,他所谓的幸福就是这样简单的物质满足以及父母亲人的陪伴。
还有一天,在我下班的路上,小娃打来电话说妈妈什么时候回来?我想你了。心被揉成一团,内心深处的那份母性的柔软油然而生,孩子我也无时无刻不在想你。
想是一种无解的思念。还会想念人,还被人想念,或者说还有人被你想着,这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激励理论》的论文中提及,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关系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关系。
昨儿晨起爱人落枕了,脖子都扭不过来,可偏偏矫情地很,要我帮他按摩一下脖子。给贴了膏药觉得发烫不舒服,一会儿就撕下来了。
这个时候,我看到了他眼中渴求被关心的期望,但是我的眼底充满了不屑一顾,甚至充满鄙视,我真想问候他一句,真够矫情的,多大的事,不就落枕了吗?
在我被困电梯一个多小时内心充满担忧和无助的时候,在我的膝盖在不小心摔倒被磕出一个大血洞的时候,在我夜班下仍忙碌了一天归来时,也不见得有多少的关心和照顾?
当满怀期待地等着另一半来抚慰受创的心灵时,却等来一句,在我觉得这不过一件小事而已,只不过破皮流了点血而已,只不过夜班下忙点而已,现在想想无比厌恶“什么什么而已”这句话。
有的时候深深期望的那一份份被落空了的关心和呵护,也许有的时候会在事后不经意的过程里反馈给当事人。
因果报应,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不迟不早,不徐不疾,冥冥之中一切既有注定,说得也许是这个道理。
抛开这些讲,也许我是幸福的。但仅此而已的幸福跟同事养的一只宠物所感知到的幸福又有什么不同呢?人有灵,人有性,人有情,人有心,这些是作为一个人之所以凌驾于万物生灵之上的优势,却也成了束缚人成为更高大的那个自己的最大障碍。
四个月的时间,我沉迷于简书平台,写下10万字的心情随笔,这些在宇宙的广袤空间中都只如泛起的一小丝涟漪,有或没有,在与不在又有什么关系呢?只是我愿意坚持我的坚持,因为写字是我生命中仅剩的可以用来完成自我救赎的最后一道程序了。
不为瓦全,宁为玉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