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厂胡同……

作者: 微雨凭栏 | 来源:发表于2020-11-14 15:10 被阅读0次

2020年的深秋悠悠逛逛又拐进了草厂三条……

这条胡同不知走了多少遍,它旁边的旁边东兴隆街是我少年生活的地方,现在已经被现代化的高楼覆盖。一大片四合院的销声匿迹和现在的高楼林立也说不上是时代的进步还是悲哀,但有些印迹丢失了便无法重建,尤其是融在其中的文化气息……

每次走过这里都怅然若失,逝去的不只是那片熟悉的胡同群落和回家的路,还有我的整个少年,总是幻化着岁月那边的一幕幕景象:那温暖老旧的大杂院儿,街口的油条豆汁儿煎饼果子早点摊,早晨排长队的公厕,通向花市大街的长长甬道上飞奔的28自行车……

那是一段无法忘怀的旧时光,而时间总是在人心里走得很慢,在世间却如白驹过隙,无法论短长,只是那彼间少年终不抵似水流年……

每次深深的失落中也感叹日渐美丽的改变,西兴隆街往西再往西是草厂三条,这是附近我最喜欢的胡同,每次来逛前门都是必须走一圈的所在。老胡同的保护和修复在这里卓有成效,现在这附近是胡同里的网红地带,疏通后的河道清晰见底,硕大的鱼成群嬉戏其中,黑羽红唇的天鹅蜿蜒着脖颈吸引着游人注目,走在木栅铺就的小径上,那吱吱作响的声调似是穿越时光而来,河滩古树下人们打扑克下象棋,晾晒着大花的被褥,断续的京剧片段,生活就活生生地从每个细节里散发出来,胡同里的旧门板据说是从各地收上来的古旧物品,蕴含着时光的味道,亲见了一群溜达鸡在胡同里大摇大摆俨然宣布着自己的领地,这倒是城市里不多见的一景……

河道一头是深褐色竹简一样的景观,记载着芦草园的由来,两边是高过人的芦苇荡,在这寸土寸金的地界儿居然水穿街巷芦苇飘摇,配上周边胡同的青砖灰瓦,真是让人心里美上了天。微风吹过,芦苇摇摆着头上的穗子诉说着深秋的瑟瑟,竟不觉转瞬而至“芦花飘飘雪纷飞”的时节,可是,真的雪也在悄悄地酝酿着了……

拐角处的“春风习习”书社已经人去屋空,贴着升级装修的告示,希望这本独特的景致能以更新的姿态屹立不倒。

河道曲折,两边皆可通向前门闹市,石径悠悠,岁月静好,胡同两边排列着或是深宅紧闭的会所,或是柴门半掩的百姓人家,因了水道,这草木都更显灵动,随便一抬眼都是景致:红檐绿瓦,树叶飞舞。走走转转就到了草场头条,小桥一端是一间小店,咖啡饮品可小坐,在微风习习中发发呆聊聊天回味一下胡同的调调,饮尽这无限秋色……

落叶纷纷的时候不觉恍然一惊:冬,就要来了,正阳门的映衬下只剩下不多的黄黄的银杏叶片坚持着……


相关文章

  • 草厂胡同……

    2020年的深秋悠悠逛逛又拐进了草厂三条…… 这条胡同不知走了多少遍,它旁边的旁边东兴隆街是我少年生活的地方,现在...

  • 草厂

    周末,难得可以出去转转。 恰逢雨后,蓝天上白云朵朵,阳光明亮却不暴晒。约好友到草厂一条到十条闲逛,难得修葺良好又少...

  • 路过板厂胡同

    像北京这样的城市,总会给人一丝难以名状的历史沧桑感。虽然它作为帝国的首都不过是近几百年的事情,并非像长安洛阳那样承...

  • 草厂胡同深处三户相临不远的杂院内都长着一株大枣树,虬曲的树干和枝叶伸出院墙外,高高地遮挡住一片屋檐和胡同一角。枣叶...

  • 周末北京之行,遇见清新蓝

    临时起意去北京散散心,从襄阳到北京,没想到天气好得让人窒息,流连忘返O(∩_∩)O~~ 在草厂胡同附近看到一只行走...

  • 【一周北京】瞬间印象

    文/余笙 第二封信的物件,等下次直接寄自己亲手拍摄京味儿的胡同。 穿梭京城的胡同总觉得没有尽头,昨天去了小经厂胡同...

  • 北京笔记

    北草厂胡同停车不少 灰喜鹊白杨树上撒娇 麻雀儿草坪里胡乱叫 北二环车如马龙 一号地铁人如水 鲜红的太阳 从国旗杆上...

  • 老北京琉璃厂的“四大天王”

    提到老北京,除了胡同之外,不得不提琉璃厂。 琉璃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辽代,当时处在郊外的琉璃厂叫做“海王村”。元朝...

  • 零碎记忆(写给姐姐------胡同回忆)

    你走后,我去前门胡同逛了一圈,前门,大栅栏,琉璃厂,八大胡同等等,你的足迹无处不在。在我心中,你似乎从未离开过。 ...

  • 面包小忆

    我特别爱吃面包,各种面包。 初中时生活在胡同,胡同口有一家老式面包厂,是做批发的,每天都会大量做一批面包,然后发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草厂胡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phw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