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陆润庠是清末状元、宣统皇帝溥仪的老师。在清朝,作为皇帝的老师,书法大多是不错的,比如翁同和等。陆润庠也算得上帝师之中,擅长书法者。
一举夺魁,成为晚清帝师
陆润庠生于润州庠序(即学校),名字由此而来。旧时县学壁端立有凤石碑,且母生他时,梦至园中,见一凤凰落阶石上,寤而公生,昔日的名与字是相连相辅的,父母顺理成章为他起字"凤石",分明希望他读书中举。
他是江苏晚清到民国的传奇人物,据记载,其远祖是唐代名相陆贽,七世祖陆肯堂是康熙二十四年状元,祖父陆方山及父亲陆懋修精通医术,都是苏州有名望的儒中医。
陆润庠于同治十三年(1874)参加科考,经保和殿殿试,一举夺魁,高中进士第一名,成为大清王朝第一百零一名状元。入值南书房,迁侍读,出督山东学政,后做过御史,又擢内阁大学士,还做过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
辛亥革命以后,陆润庠不愿做民国的官员而做遗老,享受逊清的俸禄。从此他就离开政界,而致力实业救国,他和张謇一样热衷于办实业,在苏州创办了苏纶纱厂和苏经纱厂,风生水起,这便是轰动一时的"状元办厂"。
眼界甚高的书法家
作为晚清帝师,书法一定是过关的。从现存的资料来看,陆润庠书法意近欧阳询、虞世南,清华朗润、婉丽劲健、平稳舒缓、意态潇洒。
陆润庠国学功底深厚,书法作品自成一家,尤其可贵的是,贵为大臣但服用很简朴,虔心于儒学研究,他不是靠自己的官位,而是凭自己的文化积淀,能联善书,他温和平易近人,接物无崖岸,此性格反映在他的联意、联书中,联语均能自出机杼,清新典雅,而联书秉承"唐人尚法(度)",端庄厚重。
陆润庠眼界甚高,一般文人皆不入法眼,但他对扬州八怪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尤其是对郑板桥,他常书郑板桥现成的联对,如"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这原是郑板桥在镇江金山读书处题写的对联,陆常复书。
脱不去的馆阁气息
陆润庠擅行楷,方正光洁,清华朗润。若论书法,因陆润庠从科举中来,且一生为官时间较长,在光绪初至光绪三十年左右,曾屡典试事,又充会试副总裁,故几十年来文字结构变化不大。
和清朝科举出身的其他书法家一样,陆润阳的书法馆阁气息较浓,讲究光黑精丽,匀圆丰满,大小一律的明、清官场书体尽管这种书体(馆阁体或称台阁体),为明、清最高统治者们所赏识(现故宫内布置或留存陆润庠书法不少),但都似乎缺少了一些笔墨的情趣和生动的韵味。
对于馆阁体,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一者馆阁体是那个时代的风尚,虽然艺术性稍弱,但也有其历史价值;二者馆阁体的方正、规矩,对当代书法亦有启示,可以矫正当代书法创作荒率野道的趋势。
结语
陆润庠的书法,在当时追捧的人多,故润格也是很高的,他所题的上海豫园小东门国药店"童涵春"的匾额,三个字的润笔费即高达白银一百两,真可谓是"只字千金"。
在当代的拍卖会,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其作品的价值,所以也创作了不错的成绩。对于这样特殊人物书法的重新认识,也得算是人们对书法认知的进步。
欢迎微信搜索"北京市中艺燕京书画院"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