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瑞钰的死我哭的稀里哗啦
我难道是一个悲伤的人,这么容易哭,见不得别人的生死离别,而自己也曾经历过,外婆的走我很伤心,我明白了外婆的不易
在我懂事的时候,外婆带着小舅,三姨,小姨他们生活在一起,那时的我不懂外公的离去对整个家庭的影响,大舅家有了小表哥,妈妈家有了我,我跟外婆在同一个村子,印象中外婆很疼我,但更疼小表哥,那时的说法就是儿子生的孙子在自己家,女儿生的孙子在别人家,所以奶奶更疼孙子,但外婆对我的疼爱仅次于妈妈,那份疼爱我记忆犹新
小时候家里还是比较穷的,好长时间才吃一回肉,记得有次外婆做了肉面条,我到外婆家,外婆给我盛了一碗吃,那碗面条至今印象最深最香,真的好好吃,就是面条里有几个星星点点的肉丝。
随着时间的逝去外婆花灰的头发成了花白,在我初中的时候,外婆和舅舅一起搬走了,搬去了离城比较近的村子,那里的村子的村民种各种蔬菜,因为离城进,可以拉到城里去卖钱,外婆家的日子渐渐好了起来,但外婆越来越老,小病很多,这里痛那里痛,我见外婆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唯一一次长时间交集是我在城里工作的时候,住在外婆家,外婆早晨起的很早,舅舅起来干活,外婆会煮荷包蛋给舅舅吃,因为我也在,外婆就会多煮四个给我,吃起来很简单,把荷包蛋打好,在煮荷包蛋的汤里撒点盐,在来个馒头泡在里面,简单的早餐好吃又填肚子,但自从离开外婆到现在,吃的各种早餐再也没有外婆的味道和那种感觉,它随外婆的离去一起消失了
时间在逝去,外婆在老去,我出嫁并有了孩子,渐渐明白理解了外婆的不易,外婆很年轻时就守寡,一个人带着妈妈和她的兄弟姐妹们,外公走时,大舅已成大小伙,可以分担家里活,妈妈也可以到处跑,帮外婆带她的弟弟妹妹们
记得妈妈讲过一句话,外婆为什么没有改嫁,因为孩子太多,外婆要是再嫁,孩子不能都带走,只能带小的,作为母亲,孩子是娘的心头肉,一个都不能少,还有一个原因即便都能把孩子带走,带到那边也会遭别人的冷落,外婆为了孩子们,牺牲了自己的幸福,就这样在挣公分用粮票的那个年代撑起了一个家,虽然清贫,但孩子们没有失去母爱的怜惜爱护,我知道即便这样,外婆也是受尽了人间冷暖,但外婆柔弱外表下坚强的心一直维护着家和孩子们
那一年,外婆得了癌症,我回去看外婆,到了外婆家,外婆拉着我的手说,孩子,你下次来的时候就再也见不到我了,我当时的心像针扎一样疼,这样的诀别赤裸裸的说出来,我的心瞬间像掉进了万丈深渊,好像一件珍贵的东西没有了,以后再也不会拥有,我知道外婆的病是怎么来的,辛苦劳碌又舍不得花钱,就连最后的一线生机外婆也放弃了,医生说手术风险很低,有可能下不了手术台,我摸着外婆肚子里的那个瘤子,外婆说之前就一点点大,几个月时间长的比拳头还大,还会继续长,吃的饭都给瘤子吸收了,背地里小舅妈说外婆经常疼得整夜呻吟,我听了这话,心绞痛,最后买的止痛药也失去了作用
外婆为了不给他的子女留下负担和对自己病的无望放弃了手术,就这样挨着病痛一直到走
如今过去好多年,对于外婆的思念没有减少,妈妈说我和外婆很像,外表平静内心刚毅倔强,我喜欢外婆这样的性格,也正是这份骨子里的刚毅倔强让外婆和她的孩子们过上了好生活
时代变迁,但不管怎么变,留传的要保留,尤其是那份骨子里的刚毅倔强善良,对生活的不妥协,这些都是外婆身上拥有的,它不是华丽,不是雍容,是一位朴实的母亲,一位辛勤的劳动者身上的特质,这份特质在我身上延续,过好朴实的一生,不会因为外婆的走而消失
时光荏苒,外婆的逝去让我明白健康的重要性,生在新时代,压力有,动力有,健康更要有,因为健康是实现梦想的根基,不让父母操心,拥有健康的体魄去奋斗,创造价值,孝敬父母,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这是一份美好的向往,我一直走在这条路上,我想我的速度要更快,快与父母老去的速度,在有生之年不让遗憾发生,外婆的时代早已结束,但精神永留存,当下的我们是虚度时光还是把握时光,在于每一个人的选择,这份选择是我们今生的归宿,如果你还在像以前的我一样在虚度,此时你可以启航了,人生真的没有时间浪费,瞬间就是10年已过,20年已过,回头一看遗憾丛生
那时的我们也许连后悔的力气也没有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