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老家的一亲戚过世了。我匆匆赶回家去祭奠老人。老家的规矩,隆重、细致,而又繁琐。每一位亲戚不管家居何处,有多远,都会一个个通知过去,回家参加祭奠。
亲戚朋友随礼捧场,人越多,主人就越有面子。
主人家收一份份子钱,就回一份礼物。通常红白事大多回送是一包香烟(条件好的,大多是黑利群),和一盒挂面。偶尔也有回送盒装干粉的。
这次回礼的挂面条是一盒汪氏飨面。汪氏飨面,出产大陈村。大陈挂面祖传制作工艺据今已有600多年,有久煮不糊、隔夜不粘的特性,是衢州地区知名食品。
一首村歌,“带”火了一个村我发现盒子上的一首歌,竟然是大陈村村歌——《妈妈的那碗大陈面》。
说起这首村歌,2009年在央视和首届全国村歌大赛上唱响,红透了大半个中国。大陈村一曲扬名。因此被称为中国村歌发祥地。
《妈妈的那碗大陈面》、《大陈,一个充满书香的地方》两首村歌荣获“中国村歌十大金曲”、“中国村歌十佳作词”等大奖。
2009年,以村歌《妈妈的那碗大陈面》为蓝本改编而成的浙江省文化礼堂第一部乡村古装孝文化电影在国内各大知名视频网站同步上线,参加北京国际电影节网络电影单元展映并获得好评。
2014年大陈村的故事被央视《记住乡愁》栏目组以“孝文化”为主题线索,对村里的“祭祖活动”、“麻糍节”、“子女陪父母游古街”等进行集中提炼拍摄,把古村历史、文化传承、风情民俗、山水风光等内容收入镜头。
2015年二月央视CCTV一套、中文国际和纪录片频道同步播出。
一首村歌,“带”火了一个村大陈村村歌的故事:
汪衍君高中毕业后曾上过文艺班,参军后也是部队的文艺骨干,退伍后做了10多年的生意。
当他满载乡愁回到大陈村时,却发现这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是当地有名的“后进村”。
2005年,汪衍君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他第一件事就是修缮古民居、古巷道,挖掘村庄的历史文化脉络。很快,村里办起一年一度的麻糍文化节,吸引游客来参观、品尝;成立腰鼓队、排舞团,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文化润物细无声,村风、民风慢慢变好了;打牌、赌博的现象基本绝迹了;村民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
脑袋富了,口袋也要鼓起来。为了把在村里传承500多年的大陈面推广出去,汪衍君牵头建起年产5000吨的面条厂房,既解决100多名村民的就业,又增加村民收入。同时,他还引进服装厂、养殖场等项目,帮助更多的村民解决就业问题。
机遇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那时,央视正在征集“全国十佳村歌”,汪衍君灵机一动,请专业人士来村里采风创作。一首《妈妈的那碗大陈面》应运而生。2010年,这首歌登上央视全国村歌总决赛的舞台,从此大陈村一唱成名。汪衍君也有了“面条书记”、“村歌书记”的美称。
如今,大陈村的名声越来越大,四面八方的游客慕名而来,村民人均年收入今年预计超12000元。变化翻天覆地,而汪衍君心中还有很多新的蓝图:成立旅游公司,发展民宿经济,让游客住下来聆听村里的文化故事。
村干部“不务正业”来跳舞,或许在一些人看来不可思议,而大陈村正是借文化的力量走出了一条农村发展的新路子。
大陈村离我老家有点远。不过,我打小就听大人们经常谈古论今,说起过这个神奇古村的地方。
因家境贫穷,交通也不方便,当然没闲心去大陈村走走看看。长大了,谋生在外。至今也没机缘去参观游玩。
来去匆匆。期望下次回家能走一走,看一看,“烟居数百家,云连鳞次皆其一姓”的汪氏聚居村落。
不知道这“十里环山皆松树,天下应无第二园”大陈古村有什么让人迷恋、陶醉的独特风光?又如何称上“江南第一古村落”的美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