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内心的三角柱,一面是“可恶的他”,另一面是“可怜的我”,第三面是“今后该怎么办?”
回想课堂里每次上演的,吵架打骂事件,我的做法之一是,询问双方事情的起因经过,再询问目击者的看法,然后,由我评判事件,让过错方,先使用暴力者向对方道歉。这样做的效果,只能保持一两节课。
同事们向我支了一招,我再次碰到此类事件,做法之二是,先由事件一方陈述事件,然后由另一方陈述,可对前一位同学的陈述进行解释说明。这么做通常会使双方都冷静下来,然后我接着问他们,“你们从这个事情当中学会了什么?”大部分同学,都能自我总结出,导致冲突的重点。气氛缓和了,双方也不再剑拔弩张。
今日学习的三角柱理论,终于让我找到了这两种做法的理论来源,第一种做法,是老师做审判长,没有建立民主的环境,学生没有感受到尊重,无法从心底意识自身优缺点。而第二种做法,是在“可恶的他”,“可怜的我”这两个不能改变的历史里跳出来,用具有科学性,建设性的问题着眼于“从中学到了什么”,去提示自己“今后该怎么办?”不再受困于历史的牢笼。
希望这种人性化的处理方式,能多多出现在课堂上,给孩子们创造更多自立,成长的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