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说,一贵一贱,交情乃见;一死一生,乃现交情。因为重情义,轻生死,桃园三结义传颂千古。今天看到一段真实记录,这段朋友之交,平时淡如水,难时深似海,其情义之重之深不亚于桃园三兄弟,因而感人至深。
故事的配角是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主角倒是一位在历史上籍籍无名的人,此人姓张,名千载,字毅甫,与文天祥同为庐陵人。正如他的名字一样,他本应该是一位留芳千载的人,但很可惜,不是作者无意中在《辍耕录》中偶然发现,竟不知道文天祥公还有这样一位真朋友!
文天祥身居高位时,知道张千载的才能,几次请他出来做官,“屡以官辟不就”——张千载都婉言拒绝了,他并不喜欢当官。
到了江南被元人攻占,文天祥兵败被俘,从广东北上押解过吉州城下时,张千载却匆匆赶来了,两人执手相见,感慨万千。
千载说:“今日丞相赴北,某当偕行。”昔日的丞相今日的死囚,听到了朋友并不慷慨激昂却让人热泪盈眶的质朴话语:“他们要押你去北方,我陪你去!”
就这样一路随行,照顾着文天祥,一直到了大都。张千载在关押文天祥的附近租了一所公寓住下来,每天精心作好饭送来,“凡三载,始终如一”,整整三年,始终陪伴着自己的老朋友。
当听到文天祥要被处斩的消息时,张千载默默地做好了一个木匣子。临刑当天,文天祥向南方跪拜之后,从容就义。张千载替文天祥收理尸体,并用准备好的木匣装好了他的头颅。
文天祥死难之时仅四十七岁,在他的衣带中发现写着这样的话:“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舍生取义,视死如归,他的死气贯长虹,光昭日月。
得知文天祥的夫人欧阳氏也被掳到了大都,张千载想方设法访求到她,并解救出来。二人一起焚烧了文天祥的遗体,收拾骸骨,重重包裹好,再带上装头的木匣惨淡南归。
回到庐陵之后,他将骸骨与木匣交由文氏后人郑重安葬。
做完这一切之后,千载悄然而去。
事罢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这样的朋友,才可以称之为生死之交。张千载虽然被埋没在历史的尘烟里,但这样一位高谊高洁之士,历经千年,一旦被提起,仍然熠熠生辉,光鉴星斗。
网友评论